[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消纳与电网深度调峰裕度相关性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2718.0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0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风;吴旭;丁超;刘航;阮海波;王欢;彭枭萌;杨茂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4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22***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电网 深度 调峰裕度 相关性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消纳与电网深度调峰裕度相关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网深度调峰运行指标和新能源消纳量指标;建立电网深度调峰运行指标和新能源消纳量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模型;分析电网深度调峰与机组负荷率之间的关系,提出电网深度调峰能力裕度指标;根据相关性分析模型和电网深度调峰能力裕度指标得到电网运行费用之间的关系。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消纳下的电网机组深度调峰,通过直观的数据指标更利于观察新能源消纳下的机组运行,直接明了地量化出新能源消纳对电网深度调峰的影响程度,其结果能够较好的供地区电网调度人员参考,具有重大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深度调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消纳与电网深度调峰裕度相关性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在风电、光伏的装机容量高速增长趋势下,截止到2016年我国的风电、光伏已经在大多数省市成为了仅次于火电的发电能源。
然而由于光伏、风电的出力随机性、间歇性特点,大规模的光伏风电并网消纳之后,加大了负荷的峰谷差,特别是夜间负荷低谷时段的风电大发、腰荷时段的光伏大发,都给电网系统的机组调峰运行增加了调峰压力。
在我国目前的清洁能源消纳趋势下,仅仅依靠机组的常规调峰已经不能满足风电、光伏现有的装机容量的出力波动变化,特别是某些地区新能源出力全消纳政策下,机组由于调峰能力不足常常只能减小新能源的发电量导致资源浪费。调峰资源的不充足不仅遏制了清洁能源的消纳容量,而且对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环保性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其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随着新能源消纳量增大,机组负荷率逐渐降低,并且机组供电煤耗率随负荷率的下降迅速增高,从而导致电网运行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消纳与电网深度调峰裕度相关性分析方法,根据电网机组深度调峰运行特性以及实际历史运行数据,基于目前的机组深度调峰策略,进一步挖掘深度调峰与规模化新能源消纳量之间的相关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消纳与电网深度调峰裕度相关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电网深度调峰运行指标和新能源消纳量指标;
建立电网深度调峰运行指标和新能源消纳量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模型;
分析电网深度调峰与机组负荷率之间的关系,提出电网深度调峰能力裕度指标;
根据相关性分析模型和电网深度调峰能力裕度指标得到电网运行费用之间的关系。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电网深度调峰运行指标和新能源消纳量指标;具体包括:
选取待分析地区的实际电网运行数据,包括光伏、新能源消纳量,电网容量、出力参数和运行数据;
基于新能源消纳量与机组调峰容量之间的关系,提出机组深度调峰运行指标和新能源消纳量指标。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建立电网深度调峰运行指标和新能源消纳量的相关性分析模型;具体包括:采用多场景下深度调峰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电网深度调峰运行指标和新能源消纳量的相关性分析模型。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采用多场景下深度调峰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具体包括:采用以年、季度、月、日为时段场景的电网深度调峰电量计算指标与新能源消纳量计算指标的计算方法。
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采用多场景下深度调峰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为:
CF(i,j)=C(i,j)∩F1(i,j);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27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数据大规模分析架构
- 下一篇:回声消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