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细尺寸电极材料分级分离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01661.2 | 申请日: | 2019-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1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崔大祥;阳靖峰;张芳;卢玉英;张道明;王亚坤;焦靖华;张放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23/20 | 分类号: | B02C23/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细 尺寸 电极 材料 分级 分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细尺寸电极材料分级分离方法。它包括利用立磨机对电极原料粗粉进行粗磨筛选,而后配成浆液经水力旋流器分级分离,最终精选收集获得符合尺寸要求的微细尺寸材料。本发明有效分离了微细尺寸颗粒材料和粗颗粒材料,保证了原料的质量,极大地减少了生产成本和生产时间,同时跟采用传统真空或压力过滤的方法相比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操作便捷、成本低廉、能耗低,且有效制备了符合尺寸要求的微细尺寸颗粒电极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电极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细尺寸电极材料分级分离方法,属于对电极材料进行筛分精选的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现在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很多领域和行业,例如汽车,便携式设备,电信基站等等。目前锂离子电池容量成为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最大瓶颈,寻找开发新型电极材料,提高电池容量迫在眉睫。新型电极材料例如硅和亚硅,具有容量大的特点,但是由于其具有体积效应,对材料颗粒尺寸大小有要求,超精细颗粒的电极材料性能最优。因此在电极材料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筛选分离,以获得理想尺寸的产品。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电池电极材料粒度要求达到5微米甚至更小,采用普通真空或压力过滤很难获得目标尺寸的微细颗粒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细尺寸电极材料分级分离方法。其具有操作便捷、成本低廉、能耗低的特点,且能获得满足不同尺寸要求的电极材料。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微细尺寸电极材料分级分离方法,其特征是利用立磨机对电极原料粗粉进行粗磨筛选,而后配成浆液经水力旋流器分级分离,最终精选收集获得符合尺寸要求的微细尺寸材料,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立磨机将电极材料原料进行粗磨粉碎至颗粒尺寸为1微米~150微米;
(2)将粗磨粉碎后的材料与溶剂按混合,使该材料在浆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0~30%,配置成浆液;
(3)将浆液通过水力旋流器进行分级分离;
(4)对分离后的微细尺寸电极颗粒进行采集,从而获得目标产物。
其中,步骤(2)中的溶剂为水或酒精。
步骤(3)中,水力旋流器分级分离过程中包含三次逐级分离,第一次以溢流液方式将100微米以下颗粒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颗粒D50<100微米;第二次将前者分离出来的溢流液中50微米以下颗粒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颗粒D50<50微米;第三次将第二次分离出来的溢流液中5微米以下的颗粒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颗粒D50<5微米。
本发明中,立磨机出口与浆料配置容器相连,浆料配置容器再与水力旋流器相连。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有效分离了微细尺寸颗粒材料和粗颗粒尺寸材料,保证了电极材料的质量;极大地减少了生产成本和生产时间;和传统真空或压力过滤方法相比,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操作便捷、成本低廉、能耗低。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微细尺寸电极材料分级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微细尺寸电极材料分级分离方法,利用立磨机对电极原料粗粉进行粗磨筛选,而后配成浆液经水力旋流器分级分离,最终精选收集获得符合尺寸要求的微细尺寸材料,如图1本发明微细尺寸电极材料分级流程示意图所示,按如下步骤:
a) 将电极材料原料送入立磨机中,将其进行粗磨粉碎,粗磨完毕的原料颗粒大小D50为100微米;
b) 将粗磨粉碎后的材料与水按质量比为15:85的比例混合,即材料在浆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5%,配置成浆液;
c) 将浆液通过浆液泵送入水力旋流器中分别进行三次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16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