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助调节肠道免疫功能的全营养配方食品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095344.4 申请日: 2019-11-11
公开(公告)号: CN110742266B 公开(公告)日: 2022-11-01
发明(设计)人: 陆文伟;陈卫;钱成;翟齐啸;刘小鸣;赵建新;杭锋;张灏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江南大学(扬州)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
主分类号: A23L33/00 分类号: A23L33/00;A23L33/125;A23L33/19;A23L33/185;A23L33/115;A23L33/21;A23L33/155;A23L33/15;A23L33/16
代理公司: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代理人: 林娟
地址: 214000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辅助 调节 肠道 免疫 功能 营养 配方 食品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调节肠道免疫功能的全营养配方食品,属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领域。本发明发现炎性肠病全营养配方食品具有调节免疫从而改善炎性肠病的作用,具体体现在:(1)具有抑制肠炎小鼠结肠缩短的作用;(2)降低MPO(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3)具有抑制促炎因子IL‑6和TNF‑α表达的作用;(4)具有抑制促炎因子IL‑17表达的作用。因此,本发明中的配方食品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调节肠道免疫功能的全营养配方食品,属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领域。

背景技术

炎性肠病简称IBD,是一种特殊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炎性肠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这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主要包括遗传、感染、环境、免疫等因素。

临床表现:(1)消化系统表现:主要包括腹痛、腹泻、脓血便、腹部包块、瘘管形成、肛周病变等。(2)多种场外表现:包括恶心、呕吐、食欲缺乏等。(3)全身表现:发热、贫血、营养不良等。

炎性肠病是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炎性肠病在北美洲、西欧、北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最为常见,而且主要是在欧洲血统的白人群体中,故而被称为“西方世界的疾病”。然而,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工作压力大,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炎性肠病在全球发病率在迅速上升。根据国内文献报道,近5年的病例数是上世纪90年代同期的8倍,炎性肠病已逐渐成为我国消化科的常见病。

目前治疗IBD的方法包括药理学、营养学和外科。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诱导和维持缓解,纠正营养不良和预防并发症。此外,药物和外科治疗可能会损害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由于不同的药物-营养相互作用和手术切除后的肠道吸收面积的减少,因此极易发生营养不良。炎性肠病病人在初诊时多已伴有营养不良,而病情进展、药物或手术治疗则更加重了营养障碍,研究显示,在病情加重而住院治疗的炎性肠病患者中,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85%,约2/3的炎性肠病患者可能发生负氮平衡。由于腹泻等原因,炎性肠病患者体内血清中钾、钙、镁、磷等含量降低,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水平也较正常人明显降低。体重丢失和低蛋白血证是炎性肠病营养不良的主要表现。因此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贯穿于炎性肠病整个治疗过程中。

对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在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都有相应的规定和开发应用,而我国GB29922-2013《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目标人群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目标人群在特定疾病或医学状况下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对于炎性肠病全营养配方食品,GB29922-2013《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炎性肠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UC和CD均为肠道非特异性疾病。由于病变主要发生在消化道,既妨碍营养物质的摄入、消化、和吸收,又造成营养物质从肠道不同程度的丢失。针对上述情况,配方应使用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和脂肪来源,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临床症状。

炎性肠病病人用全营养配方食品应满足如下技术要求:

1)可以选用整蛋白、食物蛋白质水解物、肽类和氨基酸作为蛋白质的来源。

2)脂肪供能比应不超过40%,其中中链甘油三脂(MCT)含量应不低于总脂肪的40%。

目前市面上的肠内营养制剂都是针对多种疾病状态的,相对来说,特定全营养配方更加具有针对性,比较符合当下“精准营养”的概念。而国内已获批的特医食品中还没有炎性肠病全营养配方食品。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江南大学(扬州)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江南大学;江南大学(扬州)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53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