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γ-聚谷氨酸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094540.X 申请日: 2016-12-23
公开(公告)号: CN110628688A 公开(公告)日: 2019-12-31
发明(设计)人: 徐虹;冯小海;许宗奇;梁金丰;詹伊婧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轩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P13/02;C12R1/125
代理公司: 32237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胡建华
地址: 210023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保藏 枯草芽孢杆菌 聚谷氨酸 中国典型培养物 发酵培养基 出发菌株 硫酸镁 硫酸锰 菌株 化妆品 应用 污水处理 肥料 分类 生产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γ‑聚谷氨酸的枯草芽孢杆菌,其分类命名为Bacillus Subtilis,菌株号为XK,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6605,保藏日期为2016年11月1日。本发明还公开了前述的枯草芽孢杆菌XK在生产γ‑聚谷氨酸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枯草芽孢杆菌XK为出发菌株,通过调节发酵培养基中硫酸锰和硫酸镁的浓度,得到小于100kDa、100~700kDa和大于700kDa三种不同分子量区间的γ‑聚谷氨酸,且产量均达到35g/L以上,在肥料、化妆品和污水处理等领域中均有良好的应用。同时,本发明工艺简单,适于工业化推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γ-聚谷氨酸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γ-聚谷氨酸是一种由D-谷氨酸单体和L-谷氨酸单体通过α-氨基和γ-羧基形成的酰胺键所连接起来的阴离子高聚物。因为γ-聚谷氨酸的水溶性、生物可降解性、可食用性和对人以及环境的无毒害性,近年来γ-聚谷氨酸和它的衍生物在各种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可以作为水处理中的絮凝剂、化妆品和药物中的成分以及作为肥料添加剂等。

目前,商业化的γ-聚谷氨酸的生产主要通过微生物深层液体发酵制得,常用的生产菌种枯草芽孢杆菌以味精为主要底物在胞外产生γ-聚谷氨酸。一般而言,由枯草芽孢杆菌产生的γ-聚谷氨酸的平均分子量在105~8×106Da之间,分子量越大,流变性也就越大,难以被化学试剂修饰,限制了γ-聚谷氨酸的应用。不同的行业领域对γ-聚谷氨酸的分子量都有不同的需求,污水处理中絮凝剂要求γ-聚谷氨酸分子量在1000kDa以上,用更多的γ-聚谷氨酸上的阴离子来吸引胶体微粒,通过粘附、交联形成更大的胶团从而达到絮凝的目的;化妆品行业要求γ-聚谷氨酸分子量在700kDa左右,作为产品里的保湿剂,减少皮肤表面水分的散失速率;一些肥料助剂等产品要求γ-聚谷氨酸分子量在80kDa以下,与普通肥料配合施用,在植物根部形成保护膜的同时使得肥料的利用率更高。

现在工业生产中常用酸/碱水解法来获得低分子量的γ-聚谷氨酸。惠明等在研究pH值对聚谷氨酸结构的影响时发现,γ-聚谷氨酸在低pH值呈低分子质量片段,并且在酸性溶液中和至pH中性后,碎片状的γ-聚谷氨酸不能恢复到中性状态时的长链状规则结构。中国专利CN 105296558 A公开了一种通过调整和优化发酵工艺来生产低分子量γ-聚谷氨酸的方法,在不同的发酵阶段,控制不同的培养温度、通气流量、搅拌速度以得到低分子量的(35-260kDa)的γ-聚谷氨酸发酵液。中国专利CN 105385717 A公开了一种铁离子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低分子量γ-聚谷氨酸的应用,使得高于245kD的γ-聚谷氨酸的含量占总γ-聚谷氨酸的百分数从原来的66.16%下降到27.38%~4.01%,而低于100kD的γ-聚谷氨酸的含量占总γ-聚谷氨酸的百分数从原来的4.59%上升到33.13%~81.03%。

目前,得到低分子量γ-聚谷氨酸的方法不是后续工艺复杂,有较高的γ-聚谷氨酸损失率,就是低分子量γ-聚谷氨酸占总聚谷氨酸的比例较低。因此,需要一种在发酵过程中通过调节工艺就能得到不同分子量γ-聚谷氨酸的方法,同时该方法还要有较高的低分子量γ-聚谷氨酸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产γ-聚谷氨酸的枯草芽孢杆菌,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产率较低等问题。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产γ-聚谷氨酸的枯草芽孢杆菌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产γ-聚谷氨酸的枯草芽孢杆菌,其分类命名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菌株号为XK,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中国武汉市武汉大学,邮编为430072,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6605,保藏日期为2016年11月1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轩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轩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45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