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列车用多功能地面预警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94031.7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0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辉;李涛;王永中;赵学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青岛轨道交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F9/65 | 分类号: | E01F9/65;E01F9/623 |
代理公司: | 汉中市铭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5 | 代理人: | 杨悦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列车 多功能 地面 预警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高速列车用多功能地面预警设备,包括固定箱,通线孔,箱盖,观察片,列车轨道,可调节警示报警管结构,可调节遮挡发电座结构,可旋转调节固定座结构,可防护固定盒结构,PLC,电源开关,振动传感器,锁芯,导线护管,第一固定管,导线固定插接杆,第一连接杆,反光牌,第一防护垫和通风孔,所述的通线孔开设在固定箱的右侧上部。本发明伸缩杆,第一U型座,转动遮挡座和光伏发电板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光伏发电板进行发电并输送至外部电源接收设备,方便进行发电工作;固定箱,第一连接杆和反光牌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通过反光牌反射光源,方便进行警示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预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速列车用多功能地面预警设备。
背景技术
铁路的诸多部门都直接或间接参与对线路和其他与行车有关的技术装备的施工、使用、维护和维修等作业,这就要求保障列车及在铁路线路作业的相关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此外,与铁路作业无关的其他机动车辆在穿越线路时也存在如何及时发现列车接近,及时避让的问题。
但是现有的预警设备还存在着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警示工作,不方便进行发电工作和不方便进行固定工作以及在安装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调节的问题。
因此,发明高速列车用多功能地面预警设备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高速列车用多功能地面预警设备,以解决现有的预警设备存在着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警示工作,不方便进行发电工作和不方便进行固定工作以及在安装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调节的问题。高速列车用多功能地面预警设备,包括固定箱,通线孔,箱盖,观察片,列车轨道,可调节警示报警管结构,可调节遮挡发电座结构,可旋转调节固定座结构,可防护固定盒结构,PLC,电源开关,振动传感器,锁芯,导线护管,第一固定管,导线固定插接杆,第一连接杆,反光牌,第一防护垫和通风孔,所述的通线孔开设在固定箱的右侧上部;所述的箱盖合页连接在固定箱的正表面左侧;所述的观察片镶嵌在箱盖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箱设置在列车轨道的左侧;所述的可调节警示报警管结构安装在固定箱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调节遮挡发电座结构安装在固定箱的上端;所述的可旋转调节固定座结构安装在固定箱的下端;所述的可防护固定盒结构安装在列车轨道的下端;所述的PLC螺钉连接在固定箱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电源开关螺钉连接在固定箱的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振动传感器安装在可防护固定盒结构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锁芯螺栓连接在箱盖的正表面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导线护管的左侧螺纹连接在通线孔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固定管分别焊接在导线护管的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导线固定插接杆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固定管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连接杆分别螺钉连接在固定箱的上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上端分别螺钉连接在反光牌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箱的下端胶接在第一防护垫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通风孔开设在固定箱的右侧下部;所述的可调节警示报警管结构包括第二连接杆,伸缩警示管,第一方头螺栓,警示座,警示灯和警示铃,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上端插接在伸缩警示管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方头螺栓螺纹连接在伸缩警示管的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伸缩警示管的上端焊接在警示座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警示灯螺钉连接在警示座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警示铃分别螺栓连接在伸缩警示管的左右两侧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遮挡发电座结构包括第二固定管,翼形螺栓,伸缩杆,第一U型座,转动遮挡座和光伏发电板,所述的翼形螺栓分别螺纹连接第二固定管的正表面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伸缩杆的下端分别插接在第二固定管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U型座分别螺栓连接在转动遮挡座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伸缩杆的上端分别轴接在第一U型座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光伏发电板分别螺钉连接在转动遮挡座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青岛轨道交通研究院,未经西南交通大学青岛轨道交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40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向天泄爆工房
- 下一篇:一种皮鞋生产加工用的皮鞋面料裁剪设备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