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光缆纤芯远程管理控制的业务特征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90290.2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4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扬;李欢;孟凡博;王刚;蒋定德;陈得丰;杨智斌;耿洪碧;任帅;李桐;佟昊松;南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5 | 分类号: | H04B10/25;H04L12/26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何学军;侯景明 |
地址: | 11000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光缆 远程管理 控制 业务 特征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是属于大规模网络环境下网络特征分析,特别涉及一种面向光缆纤芯远程管理控制的业务特征提取方法。本发明包括:获得光纤网络初始网络流量矩阵,确定小波包分解次数;对初始网络流量进行小波包变换,获得小波包系数;将所获得的小波包系数分为多个分量;分别对多个分量执行逆向变换,得到对应的网络流量分量;使用聚类分析法分别对所得的网络流量分量进行挖掘,构建具有所需特征的网络流量分量;根据所构建的具有所需特征的网络流量分量,重构网络总流量;使用主成分分析进一步挖掘所重构的网络总流量的隐藏特征;将所重构的网络总流量的隐藏特征结果保存,并退出。本发明提高了特征分析的精确度,具有较高的及时性、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属于大规模网络环境下网络特征分析,特别涉及一种面向光缆纤芯 远程管理控制的业务特征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新兴网络技术和应用的迅速出现,光纤网络被普遍应用于现代网络 建设中,光纤通信技术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利用光线进行信息传递。但是光纤 网络活动中的网络流量体现出越来越多的新的、未知的特征。此外,一些诸如众 包、在线支付和在线上网等的新应用产生了新的流量流通模式和特征。这些变化 必然会影响当前网络的性能和网络运营,而网络流量的新特性也会导致路径延迟、 丢包、网络故障等问题,此外,异常网络流量将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干扰正常的 网络活动。因此,对运营商和用户来说有效地捕捉网络流量特征具有重要的作用。 网络流量的特征分析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热点问题。
光纤通信网络一般有许多从入口节点到出口节点的流量,这些网络流量表现 出相关性,自相似性,时变性等特点,因此网络流量很难通过一般的建模方法来 建模和描述,必须采用新的分析方法。
流量特征分析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在对流量的分析方法上,只有采用合适的方 法进行分析,才能准确地挖掘网络流量的特征。
现有研究通过测量合法流量与攻击流量的差值,利用广义熵度量和信息距离 度量检测出低速率分布的拒绝服务的攻击行为;利用时空相关性,用经验测度寻 找、检测网络中的异常现象;利用总体流量统计和分布式空间检测方法来识别网 络异常;利用特征分析识别网络异常,从全局流量的角度,通利用信号转换检测 到异常的网络流量的方法;通过分析网络流量特征,建立模型来检测网络事件; 引进变异指数描述网络,研究了具有较小缓冲区的路由器的TCP流量异常问题; 研究了基于周期性的网络流量异常并用来识别流量异常;利用总流量统计来检测 网络异常行为;研究了云计算网络流量的异常检测。以上方法提出了多种分析网 络流量特征的思路,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捕捉网络流量的特征,但均具有较大 的误差。因此现阶段,分析网络流量特征仍需要新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光缆纤芯远程 管理控制的业务特征提取方法,以达到实时地、精确地捕捉网络流量特征的目的。
基于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面向光缆纤芯远程管理控制的业务特征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得光纤网络初始网络流量矩阵,确定小波包分解次数;
步骤2:对初始网络流量进行小波包变换,获得小波包系数;
步骤3:将所获得的小波包系数分为多个分量;
步骤4:分别对多个分量执行逆向变换,得到对应的网络流量分量;
步骤5:使用聚类分析法分别对所得的网络流量分量进行挖掘,构建具有所 需特征的网络流量分量;
步骤6:根据所构建的具有所需特征的网络流量分量,重构网络总流量;
步骤7:使用主成分分析进一步挖掘所重构的网络总流量的隐藏特征;
步骤8:将所重构的网络总流量的隐藏特征结果保存,并退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02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声设备及发声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防腐蚀光电复合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