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式双向充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86708.2 | 申请日: | 2019-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5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江林;庄慧敏;邓昌建;吴磊;樊昌元;文斌;谢晓娜;李代伟;唐必秀;黄宗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L55/00 | 分类号: | B60L55/00;B60L53/20;B60L53/00;H02J3/32;H02J3/24 |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王育信 |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双向 充电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式双向充电机,主要解决现有车载式充电机电池利用率低,充电机接入、分离换网引起电网频率波动的问题。该充电机包括单片机控制电路,与单片机控制电路相连的电源切换电路和充电电路,以及与充电电路相连的高频逆变电路;其中,电源切换电路还与充电电路相连。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的充电机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利用驱动电路代替硬件电路能够有效的优化电路结构,减少器件损耗,从而降低了成本。同时通过设置电源切换电路,使充电机在电网充电、负载供电切换过程中更加平稳,减小电网频率波动。因此,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载式双向充电机。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Electronic Vehicle,EV)作为节能、创新、环保等新名词的代表,快速进入大家的视野并取得了飞速发展。而充电机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对充电机的结构设计及性能提升成了大家研究的热点问题。
按照安装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两类:车载式和非车载式。车载式是指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的充电机,其具有规模小、散热快、重量轻等优点,大多数应用于常规充电。车载充电机主要用于电动汽车与电网的能量双向交换,所以对其要求为响应速度快、功率因数高、输入输出纹波小和输入电压容许范围大,以避免并网向电网送电时对电网造成损害,而且还要求充电曲线与动力电池的特性相匹配,以达到对电池的保护,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目前电动汽车所装配的车载式充电机在主体结构上,大多数仍然使用高频开关电源,虽然能够高效的将电能向化学能转换,但电池的利用率低,从而导致整车的效率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式双向充电机,主要解决现有车载式充电机电池利用率低,充电机接入、分离换网引起电网频率波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载式双向充电机,包括单片机控制电路,与单片机控制电路相连的电源切换电路和充电电路,以及与充电电路相连的高频逆变电路;其中,电源切换电路还与充电电路相连;
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控制芯片,以及与单片机控制芯片相连的电流采集电路、电压采集电路;其中,所述单片机控制芯片与电源切换电路相连;
所述充电电路包括与外部电网相连的整流滤波电路,与整流滤波电路相连的半桥充电电路,以及与半桥充电电路相连的充电驱动电路;其中,半桥充电电路与高频逆变电路和电流采集电路相连;
所述高频逆变电路包括用于与蓄电池相连的升压电路,与升压电路相连的逆变电路,以及与逆变电路相连的逆变驱动电路;其中,逆变驱动电路与半桥充电电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切换电路包括与单片机控制芯片相连的电阻R8,基极与电阻R8相连的三极管Q1,连接于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9,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的继电器K1,以及与继电器K1相连的插头P4;其中,继电器K1吸合时与充电电路导通,继电器K1分离时与高频逆变电路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半桥充电电路包括两端接入电流采集电路的电阻R7,正极与电阻R7相连的二极管D4,正极与二极管D4的负极相连且负极接地的电解电容C11,串联后的一端与二极管D4的负极相连且另一端与逆变驱动电路相连的电感L1、电阻R11、电阻R10,负极接地、正极与电感L1、电阻R11连接端相连的二极管D6,负极与二极管D6的正极相连且正极接12V电压的二极管D3,源极与二极管D6的负极相连且漏极与二极管D6正极相连的NMOS管Q3,源极与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且漏极与二极管D3正极相连的NMOS管Q2,一端与NMOS管Q3的源极相连且另一端与NMOS管Q3的栅极相连的电阻R16,以及与一端与NMOS管Q3的栅极相连且另一端与逆变驱动电路相连的电阻R14;其中,电阻R11、电阻R10的连接端与NMOS管Q2的栅极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未经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67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换电加密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广域分布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