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滇桐的组培快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86276.5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3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罗桂芬;孙卫邦;杨静;杨佳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瞿晓晶 |
地址: | 65020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培快繁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滇桐的组培快繁方法,涉及植物组培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组培快繁方法将诱导与分化培养合二为一,增殖与继代培养合二为一,壮苗与生根培养合二为一,培养方法简化。本发明所述组培快繁方法可解决滇桐自然资源少,短时间内达到大量繁殖、保存和持续利用的问题,填补滇桐在生物技术上的研究空白,为滇桐全面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滇桐的组培快繁方法。
背景技术
滇桐Craigia yunnanensis隶属于椴树科滇桐属,高6~20米落叶乔木,主要分布于南亚热带干湿交替炎热气候区及海拔500~1000米的山地林中,蒴果具薄纸质翅,中国西南特有种。滇桐为寡种属滇桐属的重要树种之一,在区系地理研究和选育珍贵树种应用中均有重要价值。2017年被列入《中国高等植物受威胁物种名录》濒危EN C2a;D种类;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也将其列为濒危种类[EN]。目前严重威胁滇桐居群野外生存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经济利益大量种植草果,严重侵占滇桐的栖息地;二是林区树木的滥砍乱伐造成滇桐居群生态群落的破坏;导致滇桐的分布区域狭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是一种典型的极小种群物种。
目前,生物技术中的无菌快速繁殖已成为中药材、花卉、濒危物种、经济林果等种苗生产的重要手段。但是迄今为止,现有技术没有关于滇桐优良单株组培快繁和相关的生物技术方面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滇桐的组培快繁方法,解决滇桐自然资源少以及短时间内无法达到大量繁殖、保存和持续利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滇桐的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消毒后的滇桐幼嫩组织作为外植体,将所述外植体接种于诱导分化共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分化共培养,得分化芽;所述诱导分化共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1.0mg/L的6-BA、0.5mg/L的IAA、30g/L的蔗糖和5g/L的琼脂;
(2)将所述分化芽接种于增殖继代共培养基上进行增殖继代共培养,得幼苗;所述增殖继代共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0.8mg/L的6-BA、0.5mg/L的IAA、30g/L的蔗糖和5g/L的琼脂;
(3)将所述幼苗接种于壮苗生根共培养基上进行壮苗生根共培养,得滇桐组培苗;所述壮苗生根共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0.8mg/L的IAA、0.8mg/L的IBA、30g/L的蔗糖和5g/L的琼脂。
优选的,步骤(1)所述滇桐幼嫩组织包括滇桐顶芽或侧芽;所述消毒的方法,包括:用质量体积比为1%的肥皂水浸泡10min,经流水冲洗干净后,用体积百分含量为75%的酒精溶液消毒10s,无菌水冲洗3遍后,再用体积百分含量为0.1%的升汞溶液消毒5min,无菌水清洗3~5次。
优选的,步骤(1)所述诱导分化共培养、步骤(2)所述增殖继代共培养和步骤(3)所述壮苗生根共培养的光照强度均为1500Lux,温度均为23~30℃。
优选的,步骤(1)所述诱导分化共培养的培养周期为30d;步骤(2)所述增殖继代共培养的培养周期为60d;步骤(3)所述壮苗生根共培养的培养周期为30d。
优选的,在步骤(3)得所述滇桐组培苗后,还包括炼苗和移栽。
优选的,所述炼苗时的遮光率为75~85%。
优选的,所述移栽的基质包括以下组分:珍珠岩、腐殖土和生红土,所述珍珠岩、腐殖土和生红土的体积比为1:2:3。
优选的,在所述移栽后的栽培温度为20~30℃,遮光度为75~85%,空气湿度为50~60%,基质湿度为75~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62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