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炉废钢斗物料加入顺序优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85533.3 | 申请日: | 2019-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8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胡滨;周永忠;任科社;于亮涛;吴子明;杜金科;高志滨;薛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C5/28 | 分类号: | C21C5/28;C21C5/46 |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王舵 |
| 地址: | 271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废钢 物料 加入 顺序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炼钢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转炉废钢斗物料加入顺序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依次将形状不规则的角料废钢按废钢斗长度方向条状排列盛装在废钢斗的头部区域、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按废钢斗长度方向条状排列盛装在废钢斗的中部区域、铁块盛装在废钢斗的后部区域,然后将压制成棱柱体的压块按废钢斗长度方向条状排列压在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正上方,最后将粒钢放在压块上并顺着压块、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之间的缝隙进入废钢斗内。本方法在使用时废钢等物料在废钢斗内搭配合理,摆放有序,加入顺畅,有效保障了转炉冶炼周期,避免因废钢等物料卡在炉口影响生产顺行。该方法可在任何炼钢厂应用,具有应用范围广,推广价值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钢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转炉废钢斗物料加入顺序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转炉冶炼时使用的废钢种类繁杂,大小不一,轻重不同,且加入时采用混合加入的方式,由于转炉炉口尺寸限制,即便对废钢尺寸提出了严格要求,仍然会出现废钢卡炉口现象。一旦出现废钢卡炉口情况,转炉必须采用辅助机械设备进行处理,将卡在炉口的废钢扒出或推入转炉炉内,期间必然产生较多的辅助时间,影响了转炉冶炼周期,较大的影响生产节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炉废钢斗物料加入顺序优化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转炉废钢斗物料加入顺序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将角料废钢从废钢斗头部区域的前侧向废钢斗内倾倒数铲斗后,将同等数量铲斗的角料废钢从废钢斗头部区域的后侧倾倒,倾倒完后将剩余两铲斗的角料废钢在废钢斗头部区域的正上方,从靠近废钢斗出料口的一侧向远离废钢斗的一侧拉动的同时向下倾倒在两侧角料废钢形成的凹槽内,其中每铲斗的角料废钢均按废钢斗长度方向在废钢斗内条状排列;
(2)将混合后的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从废钢斗中部区域的前侧倾倒在废钢斗内数铲斗后,将同等数量铲斗混合后的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从废钢斗中部区域的后侧倾倒,倾倒完后将剩余两铲斗混合后的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在废钢斗中部区域的正上方,从远离废钢斗出料口的一侧向靠近废钢斗的一侧,拉动的同时向下倾倒在两侧混合后的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形成的凹槽内,其中每铲斗混合后的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按废钢斗长度方向在废钢斗内条状排列;
(3)将压块从废钢斗中部区域的前侧倾倒在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上面数铲斗后,将同等数量铲斗的压块从废钢斗中部区域的后侧倾倒在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上面,倾倒完后将剩余两铲斗的压块在废钢斗中部区域的正上方向下投放到两侧压块形成的凹槽内并位于混合后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上面,其中每铲斗的压块按废钢斗长度方向条状排列在废钢斗内;
(4)将铁块从废钢斗后部区域的前侧倾倒在废钢斗内数铲斗后,将同等数量铲斗的铁块从废钢斗后部区域的后侧倾倒,然后将剩余两铲斗的铁块从远离废钢斗出料口的一侧向靠近废钢斗的一侧拉动的同时向下倾倒至两侧铁块形成的凹槽内;
(5)将数铲斗粒钢从废钢斗中部区域的上方向下倾倒在压块上面,并在倾倒的同时,铲斗从靠近废钢斗出料口的一侧向远离出料口的一侧拉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55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