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炉废钢斗物料加入顺序优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85533.3 | 申请日: | 2019-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8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胡滨;周永忠;任科社;于亮涛;吴子明;杜金科;高志滨;薛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C5/28 | 分类号: | C21C5/28;C21C5/46 |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王舵 |
| 地址: | 271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废钢 物料 加入 顺序 优化 方法 | ||
1.一种转炉废钢斗物料加入顺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将角料废钢从废钢斗头部区域的前侧向废钢斗内倾倒数铲斗后,将同等数量铲斗的角料废钢从废钢斗头部区域的后侧倾倒,倾倒完后将剩余两铲斗的角料废钢在废钢斗头部区域的正上方,从靠近废钢斗出料口的一侧向远离废钢斗的一侧拉动的同时向下倾倒在两侧角料废钢形成的凹槽内,其中每铲斗的角料废钢均按废钢斗长度方向在废钢斗内条状排列;
(2)将混合后的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从废钢斗中部区域的前侧倾倒在废钢斗内数铲斗后,将同等数量铲斗混合后的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从废钢斗中部区域的后侧倾倒,倾倒完后将剩余两铲斗混合后的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在废钢斗中部区域的正上方,从远离废钢斗出料口的一侧向靠近废钢斗的一侧,拉动的同时向下倾倒在两侧混合后的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形成的凹槽内,其中每铲斗混合后的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按废钢斗长度方向在废钢斗内条状排列;
(3)将压块从废钢斗中部区域的前侧倾倒在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上面数铲斗后,将同等数量铲斗的压块从废钢斗中部区域的后侧倾倒在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上面,倾倒完后将剩余两铲斗的压块在废钢斗中部区域的正上方向下投放到两侧压块形成的凹槽内并位于混合后重型废钢和大块渣钢上面,其中每铲斗的压块按废钢斗长度方向条状排列在废钢斗内;
(4)将铁块从废钢斗后部区域的前侧倾倒在废钢斗内数铲斗后,将同等数量铲斗的铁块从废钢斗后部区域的后侧倾倒,然后将剩余两铲斗的铁块从远离废钢斗出料口的一侧向靠近废钢斗的一侧拉动的同时向下倾倒至两侧铁块形成的凹槽内;
(5)将数铲斗粒钢从废钢斗中部区域的上方向下倾倒在压块上面,并在倾倒的同时,铲斗从靠近废钢斗出料口的一侧向远离出料口的一侧拉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废钢斗物料加入顺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型废钢的厚度≤300mm,宽度≤400mm,长度≤1100mm;所述大块渣钢厚度≤300mm,宽度≤400mm,长度≤1100mm;所述角料废钢其厚度≤300mm,宽度≤400mm,长度≤1100mm;所述压块其长度≤1200mm,宽度≤700mm,高度≤700mm;所述粒钢长、宽、高均小于200mm;所述铁块其厚度≤100mm,宽度≤100mm,长度≤2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废钢斗物料加入顺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按一定顺序盛装好物料的废钢斗吊运至转炉平台使用并在使用完毕后将废钢斗吊运至原来位置并依次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553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