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主轴机电式全自动可调轴距铣钻复合加工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85318.3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4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慎旺;郭子利;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P23/02 | 分类号: | B23P23/02;B23Q5/32;B23Q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轴 机电 全自动 可调 轴距 复合 加工 机床 | ||
1.一种多主轴机电式全自动可调轴距铣钻复合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多主轴机电式全自动可调轴距铣钻复合加工机床包括:主电机(1)、定环架(2)、主轴上轴承(3),主轴齿轮(4)、主轴箱(5)、主轴(6)、电磁制动器(7)、主轴下轴承(8)、刀盘上壳(9)、调距电机(10)、电磁铁上(11)、花键螺纹轴(12)、刀盘下壳(13)、电主轴(14)、刀具(15)、螺母(16)、弹簧(17)、调距锥块(18)、电磁铁下(19)、动环架(20)、控制驱动系统(21)、数据驱动线(22)、底座(23)、床身(24)、机床升降台(25)、纵向进给工作台(26)、横向进给工作台(27)、丝杠轴承(28)、丝杠螺母(29)、丝杠(30)、升降电机(31)、电机轴齿轮(32)、定环架螺钉(33)、主轴螺钉(34)、动环架螺钉(35)、螺栓螺母副(36)、定环(37)、动环(38);
主电机(1)固定安装于主轴箱(5),其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轴齿轮(32),电机轴齿轮(32)与主轴齿轮(4)啮合,主轴齿轮(4)与主轴(6)固定连接,主轴(6)通过主轴上轴承(3)和主轴下轴承(8)安装于主轴箱(5),电磁制动器(7)与主轴(6)固定连接,主轴(6)为套筒状中空的轴;
定环架(2)上端为盘状,下部为中空的杆,杆的下部侧面有小孔;定环架(2)上端通过定环架螺钉(33)与主轴箱(5)固定连接,下部中空的杆穿过主轴(6)和刀盘上壳(9);定环(37)为截面为长方形的环,多个定环(37)的内圈均与定环架(2)下端固定连接,多根数据驱动线(22)穿过定环架(2)的中空的杆、杆的下部的小孔分别与多个定环(37)连接;
主轴箱(5)与床身(24)连接并可沿其上下移动,丝杠螺母(29)一方面与主轴箱(5)固定连接,另一方面与丝杠(30)连接并可随丝杠的转动而上下移动;丝杠(30)上端与升降电机(31)固定连接,下端通过丝杠轴承(28)与床身(24)连接;升降电机(31)与床身(24)固定连接,床身(24)与底座(23)固定连接;
机床升降台(25)与床身(24)连接并可沿其上下移动;纵向进给工作台(26)位于机床升降台(25)上,并可沿其左右移动;横向进给工作台(27)位于纵向进给工作台(26)上,并可沿其里外移动;
刀盘上壳(9)通过多个主轴螺钉(34)与主轴(6)固定连接,刀盘下壳(13)通过多个螺栓螺母副(36)与刀盘上壳(9)固定连接;
动环架(20)通过多个动环架螺钉(35)与刀盘上壳(9)固定连接,动环架(20)为盆状且其侧壁有小孔,动环(38)为截面为长方形的环,多个动环(38)外圈与动环架(2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多根数据驱动线(22)的一端分别与多个动环(38)固定连接,多根数据驱动线(22)的另一端穿过动环架(20)侧壁的小孔分别与调距电机(10)、电磁铁上(11)、电磁铁下(19)、电主轴(14)固定连接;动环(38)和定环(37)均为截面为长方形的环,动环(38)的内圈与定环(37)的外圈接触且可相对滑动;
调距电机(10)与刀盘上壳(9)固定连接,电磁铁上(11)与刀盘下壳(13)固定连接,电磁铁下(19)与调距锥块(18)固定连接;电磁铁上(11)和电磁铁下(19)上下相对,电磁铁上(11)和电磁铁下(19)的中部均有孔,且孔径大于花键螺纹轴(12)的最大轴径;
花键螺纹轴(12)穿过调距锥块(18)、电磁铁下(19)和电磁铁上(11),花键螺纹轴(12)的上端与调距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调距锥块(18)通过外侧圆锥面与刀盘下壳(13)的圆锥孔配合并由通过套在花键螺纹轴(12)下端的弹簧(17)、螺母(16)压紧在刀盘下壳(13)上,调距锥块(18)与花键螺纹轴(12)为花键联结,花键螺纹轴(12)为花键轴且下端有与螺母(16)配合的螺纹,电主轴(14)与调距锥块(18)固定连接,刀具(15)与电主轴(14)固定连接,电主轴(14)与调距电机(10)输出轴的回转轴线不重合;
由调距电机(10)、电磁铁上(11)、花键螺纹轴(12)、电主轴(14)、刀具(15)、螺母(16)、弹簧(17)、调距锥块(18)、电磁铁下(19)组成的组件有多组且这多组组件等间距排列于以主轴(6)的轴线为回转中心的水平圆周上;
控制驱动系统(21)通过数据驱动线(22)与主电机(1)、升降电机(31)、电磁制动器(7)、调距电机(10)、电磁铁上(11)、电磁铁下(19)、电主轴(14)、机床升降台(25)、纵向进给工作台(26)、横向进给工作台(27)相连,根据输入指令控制和驱动主电机(1)、升降电机(31)、调距电机(10)、电主轴(14)的启动、停止、变向和变速,电磁制动器(7)的开合,电磁铁上(11)、电磁铁下(19)的通断,横向进给工作台(27)的里外移动,纵向进给工作台(26)的左右移动,机床升降台(25)的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主轴机电式全自动可调轴距铣钻复合加工机床,其特征是:将刀具(15)的回转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点到主轴(6)回转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点的距离记为回转半径R,相邻的两个刀具(15)的铣削回转半径R的夹角记为齿间角θ,当刀具(15)选择螺旋刃立铣刀时,电磁制动器(7)处在非制动的状态下时,控制驱动系统(21)通过数据驱动线(22)控制电磁铁上(11)、电磁铁下(19)产生相互的推斥力,使调距锥块(18)向下移动,调距锥块(18)的外侧圆锥面与刀盘下壳(13)的圆锥孔脱离,调距电机(10)转动,带动调距锥块(18)转动,调整刀具(15)的相互位置;
当调整后的各个刀具(15)的回转半径R是相等的,而且齿间角θ也相等,称此时的铣削为“等回转半径等齿间角铣削”模式;“等回转半径等齿间角铣削”模式根据刀具(15)的转向可分为“同转向等回转半径等齿间角铣削”模式“变转向等回转半径等齿间角铣削”模式;
当调整后的各个刀具(15)的回转半径R是相等的,而齿间角θ不相等,称此时的铣削为“等回转半径不等齿间角铣削”模式;“等回转半径不等齿间角铣削”模式根据刀具(15)的转向可分为“同转向等回转半径不等齿间角铣削”模式“变转向等回转半径不等齿间角铣削”模式;
当调整后的各个刀具(15)的回转半径R不相等的,而齿间角θ也不相等,称此时的铣削为“不等回转半径不等齿间角铣削”模式;“不等回转半径不等齿间角铣削”模式根据刀具(15)的转向可分为“同转向不等回转半径不等齿间角铣削”模式“变转向不等回转半径不等齿间角铣削”模式;
当刀具(15)选择钻头时,电磁制动器(7)处在制动的状态下时,控制驱动系统(21)通过数据驱动线(22)控制电磁铁上(11)、电磁铁下(19)产生相互的推斥力,使调距锥块(18)向下移动,调距锥块(18)的外侧圆锥面与刀盘下壳(13)的圆锥孔脱离,调距电机(10)转动,带动调距锥块(18)转动,调整刀具(15)的相互位置;
当调整后的各个刀具(15)都在圆周上时为“圆形阵列孔组钻削”模式;“圆形阵列孔组钻削”模式根据刀具(15)的转向可分为“同转向圆形阵列孔组钻削”模式和“变转向圆形阵列孔组钻削”模式;
当调整后的各个刀具(15)都在矩形上时为“矩形阵列孔组钻削”模式,“矩形阵列孔组钻削”模式根据刀具(15)的转向可分为“同转向矩形阵列孔组钻削”模式和“变转向矩形阵列孔组钻削”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学院,未经唐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531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主轴可调轴距铣钻复合加工中心
- 下一篇:变转向多主轴钻铣加工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