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条柱状果蔬头尾识别的智能切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85225.0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0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勇;姜雨;谢为俊;刘艳;魏硕;杨光照;王凤贺;丁鑫;范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6D5/20 | 分类号: | B26D5/20;B26D1/00;B26D7/02;B26D7/06;B26D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2 | 代理人: | 张新利;谢建玲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柱状 头尾 识别 智能 切割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条柱状果蔬头尾识别的智能切割装置,包括机架及固定在机架上的喂入装置、中间落料装置、调节装置,固定于喂入装置上的图像识别装置,位于喂入装置下方的第一切割装置,位于中间落料装置下方的第二切割装置,中间落料装置位于第一切割装置的下方。图像识别装置在果蔬进入喂入装置并下落时采集果蔬图像,得到果蔬的形状参数,根据果蔬的形状参数实时调整调节装置,从而对果蔬的头尾进行不同长度的切割。本发明将图像处理技术与切割机械相结合,能够实时调整并精确地对条柱状果蔬的头尾进行不同长度的切割,弥补条柱状果蔬头尾精确切割机构的空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减少果蔬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加工机械,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条柱状果蔬头尾识别的智能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是果蔬生产大国,果蔬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条柱状果蔬种类颇多,如胡萝卜、黄瓜、莴笋、山药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材,所以对此类果蔬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条柱状果蔬加工主要以切片、切丝、切块为主,此类果蔬头尾有梗或有其它不宜食用的部分,需要加以切除,但缺乏可实现精确切割的自动切割装置。传统的手工切除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有一定危险性,无法满足条柱状农产品工厂化加工生产需求。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840688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视觉技术的条状果蔬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是由机架及固定在机架上的传送模块、上位机、图像采集模块、压料模块和机械切割执行模块组成的,图像采集模块在果蔬运输过程中采集果蔬图像,上位机进行图像处理提取果蔬形状信息,根据其形状信息实时调整刀具组方向,对果蔬进行切条,刀具组的网格孔大小可调,能切割不同粗细的果蔬。
但上述发明基于图像视觉技术对条状果蔬进行实时调整并精确切丝或切条,并没有对条状果蔬的头尾进行精确切割。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731960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电感应的胡萝卜自动去梗机构,包括底座、V型置物槽、可升降龙门架、第一切梗组件和第二切梗组件。V型置物槽通过立柱固定在底座上,左挡板和右挡板对称设置在V型置物槽两侧,第一切梗组件和第二切梗组件分别设置在V型置物槽的头端和尾端,可升降龙门架吊设在V型置物槽的上方。第一切梗组件包括滑台以及设置在滑台上的推板、电动推杆和切刀,第二切梗组件包括光电门和旋转刀片,旋转刀片设置在光电门和V型置物槽尾端之间。
上述发明可以实现胡萝卜的自动切梗,但仅仅只是对胡萝卜头进行固定长度的切割,无法实时调节左、右挡板对胡萝卜的头尾进行不同长度的切割。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条柱状果蔬头尾识别的智能切割装置,是在果蔬加工过程中采集果蔬形状参数,通过丝杠调整挡板实时改变果蔬头尾切割长度。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条柱状果蔬头尾识别的智能切割装置,包括:机架32及固定在机架32上的喂入装置、中间落料装置、调节装置,固定于喂入装置上的图像识别装置,位于喂入装置下方的第一切割装置,位于中间落料装置下方的第二切割装置,中间落料装置位于第一切割装置的右下方;
所述喂入装置包括:三角槽滑道31、上挡板2、左挡板1、右挡板40、喂入装置机架连接件30;三角槽滑道31通过喂入装置机架连接件30与机架32连接,左挡板1和右挡板40分别固定于三角槽滑道31的两侧,上挡板2固定在左挡板1和右挡板40上,整个喂入装置倾斜固定;果蔬通过自重、倾斜落入三角槽滑道31,左挡板1、右挡板40、上挡板2用于限制果蔬的下落方向和角度,使果蔬能够准确落入第一切割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52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