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78829.2 | 申请日: | 2019-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9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康市维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K5/027 | 分类号: | B62K5/027;B60B37/00;B60B3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专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97 | 代理人: | 于刚 |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部固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固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底部设有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的下方设有横筒,所述横筒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伸缩机构。该电动车,不仅可以防止伺服电机内部进入溅起的水花,并且可以防止受到外界的剐蹭导致伺服电机损坏,通过方杆、方筒、圆杆、横筒和螺纹筒之间的配合,使得该电动车的两个车轮之间距离可以调节,所以当该电动车载重之后,一旦重心升高,通过调节两个车轮之间的距离,可以大大提高该电动车的整体稳定性,避免由于重心升高出现侧翻的问题,保证行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现有技术中,电动车的种类繁多,其中电动三轮车是一种常见的代步车,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动三轮代步车在行驶过程中,电机容易进入溅起的水花,有时会造成电机的金属元件加快氧化,甚至直接导致电机的损坏,影响电动车的正常使用,并且当电动三轮代步车的负重高度较高时,整体的重心升高,因此平衡性降低,行驶时,容易出现侧翻的问题,因此现有技术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电动三轮代步车在行驶过程中,电机容易进入溅起的水花,有时会造成电机的金属元件加快氧化,甚至直接导致电机的损坏,影响电动车的正常使用,并且当电动三轮代步车的负重高度较高时,整体的重心升高,因此平衡性降低,行驶时,容易出现侧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部固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固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底部设有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的下方设有横筒,所述横筒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与调节组件相连,所述伸缩机构与基座固定在一起,所述伸缩机构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车轮。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螺纹筒、第一轴承和斜杆,所述螺纹筒的内壁与螺纹杆的外壁螺纹相连,所述螺纹筒的外壁左右两侧顶部均固接有把手,所述螺纹筒的外壁下方与第一轴承的内壁固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末端通过第一销轴与斜杆的顶部转动相连,所述斜杆的底部通过第二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架。
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的底部与螺纹筒的底部相平齐。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与第一轴承的底部相平齐。
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方杆、方筒和支座,所述方杆的内侧末端与基座的外壁固接在一起,所述方杆的外壁与方筒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方筒的顶部与第二支架的底部固接在一起,所述方筒的底部外侧与支座的顶部固接在一起,所述支座的底部固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壁固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壁与横筒的内壁啮合在一起,所述圆杆的外侧末端与车轮固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支座的外侧与方筒的末端相平齐。
优选的,所述电机组件包括伺服电机、底座和罩体,所述伺服电机的外壁上方与底座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底座的顶部外侧与基座的底部相贴合,所述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与基座的底部固接在一起,所述伺服电机的底部固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底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内壁与横筒的外壁固接在一起,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外壁固接有密封轴承,所述密封轴承的外壁与罩体的内壁固接在一起,且密封轴承贯穿罩体,所述罩体的左右两侧均间隙配合有细杆,所述细杆的顶部与方杆的底部固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的齿数比为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康市维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永康市维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88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擦式阻尼器
- 下一篇:一种防冲击透水砖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