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关联数据网络构建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78640.3 | 申请日: | 2019-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7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勇;黄亚军;陈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顶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22 | 分类号: | G06F16/22;G06F16/215;G06F16/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萌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关联 数据 网络 构建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关联数据网络构建方法及装置,涉及网络构建技术领域。该关联数据网络构建方法包括:对至少两种业务数据表进行关联性分析,获取至少两种业务数据表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关联方式;根据至少两种业务数据表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关联方式对至少两种业务数据表搭建数据集市宽表;结合数据集市宽表构建与至少两种业务数据表对应的至少两个子网络;将至少两个子网络通过共同节点进行关联,构建关联数据网络。本发明实施例的关联数据网络构建方法及装置能够构建业务数据表对应的至少两个子网络并通过其共同节点进行关联,构建关联数据网络,有助于对各个子网络中的信息进行共享,提高了查询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构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关联数据网络构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行各业的公司的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数据并存储在不同部门的各自不同的网络中,而一个部门所建立的网络仅包含涉及到该部门业务的数据且仅在本部门内部使用,而不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通常是将这些数据打印出来在各部门之间共享,使得在跨部门进行数据查询时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关联数据网络构建方法及装置,以改善不能够打通打通该墙体进行门窗设计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关联数据网络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至少两种业务数据表进行关联性分析,获取所述至少两种业务数据表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关联方式;
根据所述至少两种业务数据表之间的所述关联关系和所述关联方式对所述至少两种业务数据表搭建数据集市宽表;
结合所述数据集市宽表构建与所述至少两种业务数据表对应的至少两个子网络;
将所述至少两个子网络通过共同节点进行关联,构建关联数据网络;其中,所述数据集市宽表能够在所述关联数据网络的所述至少两个子网络之间被共享。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对至少两种业务数据表进行关联性分析,获取所述至少两种业务数据表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关联方式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至少两种原始业务数据表进行预处理,清除其中的脏数据或者补充其中的缺失数据,获取至少两种业务数据表;其中,所述至少两种原始业务数据表是基于至少两种原始客户数据来创建的,所述脏数据为所述至少两种原始业务数据表中的错误数据或乱码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结合所述数据集市宽表构建与所述至少两种业务数据表对应的至少两个子网络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数据集市宽表中的经整合的至少两种业务数据表的种类;
根据所述经整合的至少两种业务数据表的种类构建对应数量和对应功能的至少两个子网络。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将所述至少两个子网络通过共同节点进行关联,构建关联数据网络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至少两个子网络中的每个子网络的所有节点的功能信息;
分别获取所述至少两个子网络中的两个所述子网络的具有相同的所述功能信息的一个或多个共同节点;
通过具有相同的功能信息的一个或多个共同节点对所述至少两个子网络进行关联,构建关联数据网络。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关联关系为一对一关系、一对多关系或多对多关系;
所述关联方式为内关联、左外关联或全外关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顶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顶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86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鸡精生产用鸡肉香精及其调配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金柑果酱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