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钢卷纵剪打印管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75571.0 | 申请日: | 2019-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2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吴雷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兰羚钢铁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B23Q11/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付金星 |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钢卷纵剪 打印 管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钢卷纵剪打印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卷纵剪打印管理系统包括:
卷径监测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监测程序对卷取机进行监测;
钢卷剪裁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剪裁装置对钢卷进行剪裁;
中央控制模块,与卷径监测模块、钢卷剪裁模块、钢卷卷曲模块、持续滚压模块、角度调节模块、膨胀支撑模块、压力感应模块、通信模块、防滑模块、故障判断模块、预警模块、紧急制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终端模块、供电模块、照明模块、显示模块连接,用于通过中央控制器控制各模块的正常运行;
钢卷卷曲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卷取机本体对进行剪切裁剪后的钢卷进行卷曲;
持续滚压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液压气缸推动金属压辊对卷取的钢卷进行持续滚压;
角度调节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支撑气缸对液压气缸的角度进行调节;
膨胀支撑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膨胀转鼓开启膨胀对卷取套筒进行支撑;
压力感应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压力传感器对滚动压辊与带钢钢卷间的压力进行检测;
通信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进行模块间的通信;
防滑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防滑组件增大卷取机与钢卷间的摩擦力;
故障判断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故障判断程序对系统异常情况进行判断;
预警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预警装置对系统异常情况进行预警;
紧急制动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紧急制动组件使钢卷纵剪打印管理系统停止运转;
数据存储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云服务器对卷取机的监测数据、预警信息、紧急制动的实时数据进行存储;
终端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云服务器将卷取机的监测数据、预警信息、紧急制动的实时数据传输至移动终端;
供电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为钢卷纵剪打印管理系统提供电能供应;
照明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LED灯为钢卷纵剪打印管理系统提供照明;
显示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液晶显示屏显示卷取机的监测数据、预警信息、紧急制动的实时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大数据的钢卷纵剪打印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径监测模块包括:
测量子模块,用于通过测量程序测量卷取机的卷径各项参数;所述测量子模块包括用于测量已卷取的钢卷长度L、钢卷厚度H、机组线速度v以及卷取机转速n的编码器;
计算子模块,用于通过计算组件计算出当前基准卷取机卷径的参考值,并根据两台卷取机之间的布置位置和基准卷取机卷径的参考值计算出从动卷取机相对于基准卷取机卷径的参考卷径差;
对比子模块,将计算子模块计算出的卷径数据与预设的门槛值进行对比;
自动调整子模块,当计算子模块计算出的值超过对比子模块所设的门槛值时,通过自动调整程序判断出第一卷取机和第二卷取机各自卷径误差的大小,并以其中误差较小的卷取机为基准控制卷取张力,并对卷径误差较大的卷取机卷径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兰羚钢铁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兰羚钢铁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557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