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效业务过程的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64890.1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5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尹春林;刘柱揆;杨政;潘侃;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8 | 分类号: | G06F16/2458;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效 业务 过程 检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低效业务过程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信息系统中目标任务对应的多个业务过程;
获取所述业务过程对应的事件日志,并对所述事件日志进行解析,获得多个事件序列轨迹;
对所述事件序列轨迹进行解析,获得各个所述事件序列轨迹对应的事件,去除所述事件中的重复事件,将去重后的事件组成的集合作为事件集合;
根据所述事件集合中各个事件的参数特征,获得事件关系;
根据所述事件关系,构造因果关系矩阵;
根据所述事件的输入数据集和输出数据集中记录的数据,解析所述事件集合中的事件之间的数据依赖关系和传递数据依赖关系,其中,所述输入数据集为所述事件对应的输入数据的集合,所述输出数据集为所述事件对应的输出数据的集合;
根据所述数据依赖关系和传递数据依赖关系,构造数据依赖关系矩阵;
根据所述因果关系矩阵和所述数据依赖关系矩阵,检测所述事件中的任意两件事件之间是否存在目标关系,所述目标关系为假顺序关系或假传递顺序关系;
如果存在,则将存在目标关系的两件事件作为目标事件,并确定所述目标事件对应的业务过程为低效业务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业务过程对应的事件日志,并对所述事件日志进行解析,获得多个事件序列轨迹,包括:
获取所述业务过程对应的目标事件日志,所述目标事件日志为所述信息系统中符合目标格式的事件日志;
获取所述目标事件日志的时间戳,对所述目标事件日志按照事件时间戳的发生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将按照发生先后顺序排序的目标事件日志作为事件序列轨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事件集合中各个所述事件的参数特征,获得事件关系,包括:
在目标任务对应的事件集合中,如果两件事件的时间戳是相邻时间戳,且后一事件的时间戳大于前一事件的时间戳,则确定该两件事件之间的关系为紧邻关系;
如果任一事件时间戳的相邻两边时间戳为同一个事件,则确定该两件事件之间的关系为“aba”关系;
如果两件事件之间互为“aba”关系,则确定该两件事件之间的关系为二度循环关系;
如果两个事件为紧邻关系且两个事件调换顺序之后无紧邻关系,或者,两个事件为紧邻关系且两个事件为二度循环关系,则确定该两件事件之间的关系为顺序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事件关系,构造因果关系矩阵,包括:
在所述事件集合中,任意选取三件事件,三件事件依次为第一事件、第二事件和第三事件;
如果所述第一事件与所述第二事件之间存在顺序关系,且所述第二事件与所述第三事件存在顺序关系,则确定所述第一事件与所述第三事件之间为传递顺序关系;
构造第一方形矩阵,所述第一方形矩阵中的行和列分别为所述事件集合中的事件;
在所述第一方形关系矩阵中,标注任意一行和一列相交处对应的两个事件之间的顺序关系和/或传递顺序关系,将标注后的第一方形矩阵作为因果关系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事件的输入数据集和输出数据集中记录的数据,解析所述事件集合中的事件之间的数据依赖关系和传递数据依赖关系,包括:
如果任一事件的输出数据集与另一事件的输入数据集的交集不为空,则确定该两件事件间存在数据依赖关系;
在所述事件集合中,任意选取三件事件,三件事件分别为第四事件、第五事件和第六事件;
如果所述第四事件和所述第五事件之间存在数据依赖关系,且所述第五事件和所述第六事件之间存在数据依赖关系,则确定所述第四事件和第六事件之间为传递数据依赖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数据依赖关系和传递数据依赖关系,构造数据依赖关系矩阵,包括:
构造第二方形矩阵,所述第二方形矩阵中的行和列分别为所述事件集合中的事件;
在所述第二方形关系矩阵中,标注任意一行和一列相交处对应的两个事件之间的数据依赖关系或传递数据依赖关系,将标注后的第二方形矩阵作为数据依赖关系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489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