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置重力热管自然冷多联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0452.8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7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颖;曹会龙;赵大勇;欧阳超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5/02 | 分类号: | F25B5/02;F25B41/00;F28D15/02 |
代理公司: | 34124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动力环路 冷源 气管支路 液管支路 储液罐 换热器 热耦合连接 依次连接 多联制冷系统 热管蒸发器 冷却系统 设置位置 重力热管 动力泵 冷凝器 内置 连通 能耗 出口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重力热管自然冷多联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若干个集中热管冷源模块以及与集中热管冷源模块热耦合连接的若干个动力环路模块,其中,集中热管冷源模块,包括:依次连接成环路的冷凝器、第一储液罐以及换热器,且第一储液罐的设置位置高于换热器的位置;所述动力环路模块,包括:依次连接成环路的第二储液罐、热管动力泵以及热管蒸发器;若干个动力环路模块的入口与液管支路连接;所述若干个动力环路模块的出口与气管支路连接;所述液管支路与气管支路连通;且液管支路与气管支路之间的管路与若干个集中热管冷源模块的换热器热耦合连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降低冷却系统的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更具体涉及一种内置重力热管自然冷多联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中心行业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消耗的电能在电能总消耗中的占比也越来越高。对于数据中心而言,如何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以降低成本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同样的,对于国家而言,实现低能耗的绿色数据中心也是比较好的选择。
目前,在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上通常选择降低数据中心冷却用能耗。现有的低能耗冷却方式包括:空气-空气间接蒸发冷却方案、新风冷却方案、以水为介质间接蒸发冷却方案等。但目前的节能冷却方案应用主要存在以下不足:采用空-空换热冷却方案的换热效率比较低,同种冷量下冷却设备的规格尺寸比较大;新风冷却方案中新风洁净处理以及后期维护成本比较高;以水为介质的间接蒸发冷或者直接蒸发冷方案中水处理和空气处理成本比较高。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数据中心冷却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内置重力热管自然冷多联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置重力热管自然冷多联制冷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若干个集中热管冷源模块以及与集中热管冷源模块热耦合连接的若干个动力环路模块,其中,
集中热管冷源模块,包括:依次连接成环路的冷凝器、第一储液罐以及换热器,且第一储液罐的设置位置高于换热器的位置;
所述动力环路模块,包括:依次连接成环路的第二储液罐、热管动力泵以及热管蒸发器;
若干个动力环路模块的入口与液管支路连接;
所述若干个动力环路模块的出口与气管支路连接;
所述液管支路与气管支路连通;且液管支路与气管支路之间的管路与若干个集中热管冷源模块的换热器热耦合连接。
可选的,第一储液罐与换热器之间还串联有第一过滤器和第一节流阀。
可选的,第一储液罐与换热器之间还连接有第一电磁阀。
可选的,所述第一储液罐与换热器之间还串联有压缩机和第二过滤器。
可选的,所述第一储液罐与换热器之间还连接有第二电磁阀。
可选的,所述热管动力泵还并联有单向阀。
可选的,所述冷凝器上方还设有喷淋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置重力热管自然冷多联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若干个集中热管冷源模块以及与集中热管冷源模块热耦合连接的若干个动力环路模块,其中,
集中热管冷源模块,包括:依次连接成环路的冷凝器、第一储液罐以及换热器,且第一储液罐的设置位置高于换热器的位置;
所述动力环路模块,包括:依次连接成环路的第二储液罐、热管动力泵以及热管蒸发器;
若干个动力环路模块的入口与液管支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04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压缩机多温冷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氟泵多联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