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盲孔多余物检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58253.3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3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姜春英;丁美杰;闫子龙;牛祥鑫;孟向臻;张诚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N21/95;G06T5/00;G06T7/00;G06T7/13;G06T7/136;G06T7/62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尚云飞 |
地址: | 110136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余 检测 系统 方法 | ||
一种盲孔多余物检测系统及方法,属于视觉应用和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所述盲孔多余物检测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同轴光源、远心镜头、工业相机和工控机,所述同轴光源照射盲孔,所述工业相机采集盲孔的内部图像,所述工业相机通过以太网将图像以电信号的形式传输给工控机,所述工控机通过内置程序对工业相机采集的图像依次进行预处理得到感兴趣区域、进行局部模糊度运算得到多余物的模糊轮廓图、进行形态学闭运算处理得到多余物的清晰轮廓图、进行量化评分确定盲孔内是否含有多余物。所述盲孔多余物检测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盲孔多余物自动化检测,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并且检测一致性好、成本低、效率高,满足自动化批量生产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觉应用和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盲孔多余物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中,对加工的盲孔进行清理后,孔内是否有残留物对于后续工序及整个零件的可靠性起着关键的作用。目前,盲孔多余物检测多采用人工目测的方法,人工检测引入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一致性差且效率低,降低了加工件的可靠性,不能满足机械加工自动化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盲孔多余物检测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盲孔多余物自动化检测,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并且检测一致性好、成本低、效率高,满足自动化批量生产的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盲孔多余物检测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同轴光源、远心镜头、工业相机和工控机;
所述同轴光源照射盲孔,所述工业相机采集盲孔的内部图像;
所述工业相机通过以太网将图像以电信号的形式传输给工控机;
所述工控机通过内置程序对工业相机采集的图像依次进行预处理得到感兴趣区域、进行局部模糊度运算得到多余物的模糊轮廓图、进行形态学闭运算处理得到多余物的清晰轮廓图、进行量化评分确定盲孔内是否含有多余物。
所述工控机与显示器连接。
一种盲孔多余物检测方法,采用上述盲孔多余物检测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S1、对待检工件进行盲孔内多余物检测时,开启同轴光源;
S2、工业相机采集盲孔图像,并通过以太网传给工控机;
S3、工控机进行图像预处理得到感兴趣区域;
S4、对感兴趣区域通过滑动窗口的方式进行局部模糊度运算得到多余物的模糊轮廓图;
S5、对多余物的模糊轮廓图进行形态学闭运算处理得到多余物的清晰轮廓图;
S6、对多余物的清晰轮廓图进行量化评分,具体包括:
S6.1、计算多余物的清晰轮廓图的最大内切圆半径;
S6.2、计算多余物的清晰轮廓图的面积与盲孔的截面积的比值;
S6.3、根据多余物的清晰轮廓图的最大内切圆半径与盲孔半径的比值以及多余物的清晰轮廓图的面积与盲孔的截面积的比值进行权重计算得到盲孔分数,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R为盲孔半径,r为多余物的清晰轮廓图的最大内切圆半径,S为盲孔的截面积,s为多余物的清晰轮廓图的面积;
(1)当盲孔分数Score∈[80,100)时,表明盲孔内部没有多余物;
(2)当盲孔分数Score∈[0,80)时,表明盲孔内部含有多余物。
所述步骤S3中,采用自适应阈值分割对图像预处理得到感兴趣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未经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82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针筒注射器缺陷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表面检测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