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形成生物膜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56441.2 | 申请日: | 2019-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6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 发明(设计)人: | 叶建仁;付欢欢;陈飞飞;刘婉慧;方雪琦;王朝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P3/00;C12R1/01 |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咯 霍尔 德氏菌 形成 生物膜 方法 | ||
1.一种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形成生物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LB固体平板活化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JK-SH007菌种,获得单菌落,挑取单菌落进入LB液体培养基,180 r/min,28 ℃纯培养24 h,获得菌悬液;
2)配制供试培养基TMG,所述供试培养基TMG是在TSB培养基中加入1% v/v甘油和25 mMMgSO4,pH 5-7;所述TSB培养基每升含有15 g 胰蛋白胨、5 g 大豆蛋白胨、5 g NaCl,余量为水;
3)将菌悬液1% v/v接种至TMG液体培养基,180 r/min,28 ℃纯培养24 h取出后静置4-6天,形成生物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形成生物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的形成量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进行半定量测定;使用的结晶紫溶液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5 g/L,染色时间为30 min;使用的结晶紫脱色剂为甲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形成生物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的形成量OD570为1.21。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促进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生长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644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