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电聚酰胺6/聚苯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55607.9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4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强;丁佳;李白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71/12;C08L25/14;C08L51/00;C08K13/06;C08K5/3435;C08K5/057;C08K9/02;C08K3/04;C08K5/544;H01B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65 | 代理人: | 曾银凤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聚酰胺 聚苯醚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聚酰胺6/聚苯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导电聚酰胺6/聚苯醚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低黏度聚酰胺6树脂、高黏度聚苯醚树脂、低黏度聚苯醚树脂、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甲苯二异氰酸酯、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N,N'‑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1,3‑苯二甲酰胺、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磷酸酯、季戊四醇锌、石墨烯‑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该导电聚酰胺6/聚苯醚组合物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导电性能,可应用于制造汽车和电子电器元件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电聚酰胺6/聚苯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胺6(PA6)为结晶型树脂,耐化学性、加工性优良,但吸水性大导致力学性能下降和尺寸稳定性差,而聚苯醚(PPO)为非结晶型树脂,拥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但加工性、耐化学性和抗冲击性差。将聚酰胺6和聚苯醚制备导电成聚酰胺6/聚苯醚组合物,可以克服聚酰胺6和聚苯醚的缺点,使组合物具有刚性高、蠕变小、热变形温度高、耐冲击性和耐油性好等特点。从微观结构看,导电聚酰胺6/聚苯醚组合物形成海-岛结构,聚酰胺6对组合物的贡献是使其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涂装性和成型加工性,聚苯醚对组合物的贡献是使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刚性和尺寸稳定性。但是,由于结晶的PA6和非晶的PPO在热力学上不相容,导致共混物分散相相畴尺寸过大,相界面作用力弱,从而导致材料强度、韧性不足,因此,制备聚酰胺6/聚苯醚组合物的关键在于相容化技术。
碳纳米管(CNTs)具有较高的柔韧性、较低的质量密度和较大的纵横比,利用高导电的碳纳米管作为填料就可以得到导电性的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但是碳纳米管在共混过程中,容易因为范德华力而缠绕在一起,导致在聚合物中比较难分散。二维结构的石墨烯(Graphene,Gr)作为碳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其二维结构具有独特的电子学、热学以及机械性能,可以作为一种填料来提高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电学性能,但是石墨烯在聚合物共混过程中需要解决分散问题以及保持良好的片层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56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