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心电信号的康复效果量化评估智能实现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54394.8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2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润桑;吴毅;张帅臻;范文可;陈润鹏;吴军发;刘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润桑 |
主分类号: | G16H50/30 | 分类号: | G16H50/30;A61B5/00;A61B5/024;A61B5/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丁云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信号 康复 效果 量化 评估 智能 实现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心电信号的康复效果量化评估智能实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康复效果定量评估模型;(2)获取待评估者的个人基础数据和临床数据,组成个体模型数据库;(3)采集待评估者的心电图数据;(4)对心电图数据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变换获得心率变异性参数;(5)基于定量评估模型,利用待评估者的个人基础数据、临床数据和心率变异性参数对待评估患者定量评估得到康复效果评估定量值;(6)进行评估结果的网络交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对康复评估效果客观量化、仪器操作智能简单、普通人即可使用的优点,只需心电图仪即可进行患者康复效果的客观量化评估,易于普及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康复效果量化评估智能实现方法及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心电信号的康复效果量化评估智能实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医学四大分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卫生保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康复人群接近1.7亿,康复专业人员极度缺乏,康复医师占基本人群的比例约0.4:10万,而发达国家则达到5:10万。现有康复评估技术,主要分为量表评估、临床检测数值评估、动作识别评估和远程康复指导评估等四种方式。
第一种是目前临床普遍使用的方法,采用功能综合量表(FunctionalComprehensive Assessment,FCA)问询的方式手工或电脑记录进行,由专业医师根据量表的几十个问题通过患者回答和观察,然后分项评分,再结合评分结果和患者个人数据得到最终评估结果报告,这种方式包括纸质量表人工记录或者电脑/智能平板手机电子版量表人工记录方式。第二种通过临床生理或生物检测方式,如脑电波检测、肌电/肌痉挛检测、代谢标记物检测等,根据检测结果对康复效果进行评估(如中国专利CN 103989472 A,CN109975532A等)。第三种采用视频识别/VR虚拟现实场景方式,现场或远程记录患者的行动、特定游戏、医生问询、表情等数据,对患者康复的行动和认知能力评估(如中国专利CN108346457A等)。第四种是利用互联网和远程传输手段,获取/输入患者与健康相关的生理数据、心理数据、生化检测数据、康复评估数据等所有信息,在已经有康复评估结果的前提下,综合分析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告知患者(如中国专利CN109166627A等)。
上述四种康复评估技术中,第一种高度依赖医师的专业水平和主观判断,与患者的认知和主观情绪状态、患者的表达能力、患者的清醒状态密切相关(胡永善,吴毅等.功能综合评定量表的研究(一)量表设计[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1):35-38)。评估耗时长,单次至少需要30-60分钟才能完成,如果昏迷患者或听力语言受损患者则无法进行;患者出院后回到社区或者家庭,量表评估由于缺乏专业医师,无法做出准确的评估,进而影响了患者的康复进程,增加家庭和社会负担。第二种技术采用了复杂的专业仪器,价格昂贵、操作要求高,有些还是有创检测,不适合经常性康复监测评估,尤其在社区和家庭康复无法推广。脑电主要判断中枢神经活动情况,且不适合颅脑外伤、头皮破裂或颅脑手术未愈合者。电极数量10-20只,普通人难以准确放置获得有效数据。第三种技术采用视频或VR指导并识别患者特定动作、表情和互动游戏,对患者康复情况判断。由于康复患者通常具有行动和认知障碍,因此这种技术在现实中难以实施并获得评估结果。第四种技术适用于已有康复效果评估结果后,进行数据处理,对患者康复预后的判断,不是对康复效果评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心电信号的康复效果量化评估智能实现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心电信号的康复效果量化评估智能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建立康复效果定量评估模型;
(2)获取待评估者的个人基础数据和临床数据,组成个体模型数据库;
(3)采集待评估者的心电图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润桑,未经刘润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43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