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丝收线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54301.1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5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方略精控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04 | 分类号: | B21C47/04;B21C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杨柳 |
地址: | 4084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 收线 工艺 | ||
本发明申请属于钢丝生产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钢丝收线工艺,使用收线装置进行收线,收线装置包括底座和收线架,(1)外圈收线:启动电机,底座以10‑20m/min的转速开始转动,经过拉丝机拉拔的钢丝在内圈支杆和外圈支杆之间进行缠绕形成外圈;(2)内圈收线:当钢丝的缠绕高度为内圈支杆高度的3/4时,调整底座的转速至22‑40m/min,此时钢丝向下落,并在外圈内继续进行缠绕形成内圈;(3)结束收线:当钢丝缠绕的内圈高度为内圈支杆高度的2/3‑3/4时,停止电机,收线结束。本发明能够减少钢丝出现交错和散塌的现象,提高退火炉装载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申请属于钢丝生产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钢丝收线工艺。
背景技术
钢丝通常是由拉丝机将较粗的线材或棒料经过拉拔处理,使线材或棒材直径、圆度、内部金相结构、表面光洁度和校直度都达到要求。拉丝机通常包括放线设备、模盒和收线装置,其中收线装置主要是将拉拔后的钢丝缠绕成卷、以便收纳和运输。现有的收线装置通常包括底座和卷筒,底座下端设有电机,电机输出轴旋转带动底座旋转,底座旋转的同时带动卷筒转动,从而钢丝随着卷筒的旋转便缠绕在卷筒外壁上。现有的收线装置在对拉拔后的钢丝进行缠绕的过程中,有以下问题:
第一,由于卷筒在电机的作用下只能做旋转运动而不能做竖向的往复运动,因此钢丝在缠绕的过程中容易分布不均匀,导致卷筒上钢丝的缠绕直径大小不一,从而造成钢丝之间产生交错,缠绕后的钢丝整体不规整,甚至错乱。当将缠绕好的钢丝放入退火炉进行退火后,其温度在700℃左右,在高温作用下,钢丝会出现散塌而趴下的现象而出现变形,从而导致钢丝尺寸不一,通常拉拔后的钢丝直径误差为0.02mm,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为了确保钢丝的质量,在退火后的钢丝还需要进行拉揉,然而在拉揉钢丝的过程中又容易出现钢丝易被拉断的情况,给工厂带来损失和不便;
第二,由于现有的收线装置在对钢丝进行收线的过程中,钢丝容易出现散塌的情况,导致钢丝缠绕的线圈直径大、高度低,这样无疑增加了钢丝在横向上的体积,当将缠绕后的钢丝放入退火炉进行退火工艺的时候,将大大减小了退火炉装载钢丝的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丝收线工艺,旨在能够减少钢丝出现交错和散塌的现象,提高退火炉装载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
一种钢丝收线工艺,使用收线装置进行收线,所述收线装置包括底座和收线架,所述底座下端设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所述收线架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固定连接有多根内圈支杆,多根所述的内圈支杆均匀分布在安装架的四周,所述底座上端还设有多根外圈支杆,多根所述的外圈支杆围绕在多根所述的内圈支杆外,且多根所述的外圈支杆均匀分布在安装架四周;
(1)外圈收线:启动电机,底座以10-20m/min的转速开始转动,经过拉丝机拉拔的钢丝在内圈支杆和外圈支杆之间进行缠绕形成外圈;
(2)内圈收线:当钢丝的缠绕高度为内圈支杆高度的3/4时,调整底座的转速至22-40m/min,此时钢丝向下落,并在外圈内继续进行缠绕形成内圈;
(3)结束收线:当钢丝缠绕的内圈高度为内圈支杆高度的2/3-3/4时,停止电机,收线结束。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技术方案中采用内圈和外圈的收线方式,使钢丝先进行外圈缠绕,使钢丝缠绕到一定高度后,通过调高底座的转速,使钢丝缠绕的周期变短,钢丝缠绕的半径减小,从而使钢丝脱离外圈直径,而从外圈内部往下落,从而进行内圈缠绕,这样,本技术方案中的钢丝收线工艺中,形成了内圈收线和外圈收线两个步骤,实现了双层收线的效果,大大增加了收线架上缠绕的钢丝量,在同样大小的退火炉中,采用本技术方案中的钢丝收线工艺进行收线,能够装载更多的钢丝,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小退火炉的能源消耗,有效的节省生产加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方略精控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方略精控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43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