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聚合物修饰的纳米金光热效应靶向药物递释复合脂质体及其实施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47768.3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3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李东;张倩倩;贾浩;邢林庄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K41/00;A61K45/00;A61P9/00;A61P17/00 |
代理公司: | 61200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高博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金颗粒 靶向药物 聚合物修饰 脂质体 纤溶 热效应 血管 药物靶向释放 复合脂质体 血液动力学 堵塞 光热效应 光热作用 物理特性 血栓形成 有效结合 囊泡 脂膜 脂质 聚合 体内 停留 响应 应用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合物修饰的纳米金光热效应靶向药物递释复合脂质体及其实施方法和应用,包括聚合物修饰的脂质体、纳米金颗粒和促凝及抗纤溶靶向药物,纳米金颗粒和促凝及抗纤溶靶向药物设置在脂质体内。本发明有效结合了光热效应和血液动力学响应,通过纳米金颗粒产生的局部光热作用促进脂质体聚合成直径为80‑200μm的囊泡,有效堵塞血管,利用脂膜的物理特性实现药物靶向释放以及停留,加快血栓形成,保证血管的完全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聚合物修饰的纳米金光热效应靶向药物递释复合脂质体及其实施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葡萄酒色斑(Port Wine Stains,PWS)又称鲜红斑痣,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真皮层毛细血管畸形病变,由许多异常扩张的毛细血管组成,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0.3%~0.5%,主要发生在面部以及颈部等明显的部位。随着年纪的增长,大部分的PWS不会自行消退,反而会逐渐加黑增厚,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
以往对于PWS病变血管的治疗主要是依靠激光与组织相互作用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造成局部缺血,促进病变血管的凋亡。但是,对于埋藏较深的大尺寸血管,形成血栓所需的激光能量比较大,易对表皮产生热损伤,而且,过高的局部温度(70℃),由于组织热扩散作用,不可避免会造成周围正常组织损伤。
金纳米颗粒是一种具有良好光学性质的纳米尺寸物质,具有独特的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和良好的光热效应,通过形状尺寸的调整使其共振波长与入射光波长相匹配,激光照射后纳米金颗粒能将吸收的光能转化成热能损伤病变血管,同时有效降低激光能量。因此,纳米金颗粒有望应用于血管性疾病的治疗当中。但是,未加修饰的纳米金颗粒在血管中的流动没有靶向定位的功能,并不会长期停留在病变血管区域,而是随着静脉血液的流动而被生物体逐渐代谢,降低该结构的治疗效果。因此,单纯通过光热反应形成血栓堵塞血管是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聚合物修饰的纳米金光热效应靶向药物递释复合脂质体及其实施方法和应用,通过内部包裹的纳米金颗粒光热作用下产生的局部高温,热敏脂质体聚合形成尺寸为80~200μm的囊泡堵塞血管,阻止血液流动,提高从脂质体内部纳米金颗粒以及释放的药物在靶区域停留时间,有效促进血栓形成,同时降低入射激光能量,实现血管完全堵塞。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聚合物修饰的纳米金光热效应靶向药物递释复合脂质体,包括聚合物修饰的脂质体、纳米金颗粒和促凝及抗纤溶靶向药物,纳米金颗粒和促凝及抗纤溶靶向药物设置在脂质体内。
具体的,脂质体包括二硬脂酰基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
进一步的,二硬脂酰基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的摩尔比为85:10:5。
具体的,脂质体为类细胞膜结构,脂质体受热形成的囊泡直径大于等于聚集前脂质体直径的20倍。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基于聚合物修饰的纳米金光热效应靶向药物递释复合脂质体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复合纳米脂质体注入血管内,当Nd:YAG激光作用于靶向区域时,复合脂质体当中的纳米金颗粒以及血管中的红细胞与激光进行相互作用,在血液产生热凝结的同时,包裹纳米金颗粒的复合热敏脂质体局部温度升高;
S2、当复合热敏脂质体的局部温度升高至DSPE-PEG聚合物相变温度时,脂质膜与变性的PEG聚合物相互作用,产生聚集现象形成囊泡堵塞病变血管;
S3、采用低能量的激光照射,当复合热敏脂质体的局部温度达到脂质体相变温度时,脂质体内促凝及抗纤溶靶向药物进行靶向释放,促进血栓形成和抑制纤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77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