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拉环用耐磨布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47084.3 | 申请日: | 2019-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7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军;孙振兴;杨金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轨道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M13/207 | 分类号: | D06M13/207;D06M15/15;D06M11/74;D06M15/263;D06M15/564;D06M15/333;D06M11/38;D06M11/76;D04B1/14;D06M101/32;D06M101/04 |
| 代理公司: | 51250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沈成金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正兴街***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面料 制备 耐磨面料 致密 混合纤维 长丝 拉环 乳酸菌发酵液 碳酸氢钠溶液 地铁 聚氨酯分子 聚丙烯酸钠 耐摩擦性能 椭圆形轨道 玻璃纤维 方形轨道 分子扩散 覆盖面料 聚酯纤维 均匀涂抹 面料纤维 木质纤维 氢氧化钠 光滑度 耐高温 石墨球 质量组 硅胶 交联 酸化 退浆 吸潮 粘接 纤维 配合 网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拉环用耐磨面料,包括质量组分为:20‑30份玻璃纤维、15‑25份聚酯纤维、20‑30份硅胶纤维、25‑40份木质纤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地铁拉环用耐磨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Ⅰ号混合纤维长丝;S2制备Ⅱ号混合纤维长丝;S3制备Ⅰ级面料;S4制备Ⅱ级面料;S5退浆处理Ⅱ级面料;S6制备耐磨面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乳酸菌发酵液配合碳酸氢钠溶液,交联形成致密的粘接网络,增加面料的耐摩擦性能同时酸化面料;采用石墨球均匀涂抹面料,使面料能吸潮,方便聚氨酯分子覆盖面料,增加面料的光滑度;利用氢氧化钠带动聚丙烯酸钠分子扩散运动到面料纤维上,增加面料耐高温的能力;采用方形轨道与椭圆形轨道,得到致密的面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铁施工建领域,具体是一种地铁拉环用耐磨布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地铁是铁路运输的一种形式,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涵盖了城市地区各种地下与地上的路权专有、高密度、高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Metro);然而在地铁施工过程中,由于地下情况复杂以及施工周期长,因此地铁采用的钢材在施工阶段需要特殊安放,并且采用油布包裹覆盖以隔绝地下潮湿环境,同时在转移钢材时采用拉环将油布包裹的钢材直接吊装转移,因此需要油布有较强的耐摩擦力以及较大的摩擦阻力,但是较大的摩擦阻力会导致吊装时候钢材出现磨损,进而影响施工安全以及施工的精准性。
如发明为抗菌、耐磨、高色牢度、阻燃家纺面料(申请号:CN201610162893.9),包括面料本体(1),面料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防辐射层(2),防辐射层(2)内埋设有多根纵横交错的防辐射条(3),所述防辐射层(2)的上表面设置有防静电层(4),防静电层(4) 的上表面设置有上防水层(8),所述面料本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抗菌层(5),抗菌层(5) 由镀银纤维纺织而成,所述抗菌层(5)的下表面设置有阻燃层(6),阻燃层(6)的下表面设置有下防水层(7);虽然采用了多层设置,但考虑到分层之后面料的耐磨性能会有一定损耗,同时也会影响面料防潮性能,并且采用的多层结构,容易损坏钢材表面,因此目前急需一种防潮性能优异、耐磨擦、不损坏钢材的耐磨布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铁拉环用耐磨布料及制备方法,以至少达到防潮性能优异、耐磨擦、不损坏钢材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地铁拉环用耐磨布料,包括质量组分为:20-30份玻璃纤维、15-25份聚酯纤维、20-30 份硅胶纤维、25-40份木质纤维长丝。
优选的,为了进一步让采用的纤维具有耐摩擦产生的高温的性质,所述的木质纤维长丝采用絮状的木质纤维经过聚丙烯酸钠溶液浸泡后,再经过酸化处理,拉丝后得到,经过絮状的木质纤维在聚丙烯酸钠溶液浸泡过程中发散成丝,再经过酸化处理形成均一的长丝原料,进而使得到的木质纤维具有耐摩擦的性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地铁拉环用耐磨布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的玻璃纤维、硅胶纤维按照1:2比例,缠绕捻合,并经过碳酸氢钠溶液浸泡,得到Ⅰ号混合纤维长丝;
S2将所述的聚酯纤维、木质纤维长丝按照1:1比例,缠绕捻合,并经过乳酸菌发酵液处理,得到Ⅱ号混合纤维长丝;
S3将得到的Ⅰ号混合纤维长丝与Ⅱ号混合纤维长丝按照纺织密度35-48tex设置,以Ⅰ号混合纤维长丝为经线,Ⅱ号混合纤维长丝为纬线,采用纬编法编织成Ⅰ级布料;采用乳酸菌发酵液处理聚酯纤维与木质纤维形成的Ⅱ号混合纤维长丝,配合碳酸氢钠溶液处理的玻璃纤维与硅胶纤维形成的Ⅰ号混合纤维长丝,进而在汽蒸阶段使乳酸与碳酸氢钠形成乳酸钠,进一步使乳酸钠与乳酸菌发酵液中蛋白质交联形成致密的粘接网络,提高纤维密度,进而增加布料的耐摩擦性能同时乳酸酸化布料,方便后续的石墨粉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轨道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轨道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70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功能性天然丝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高强纺织材料及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