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延时锁相环及其鉴相器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46144.X | 申请日: | 2019-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8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 发明(设计)人: | 佟星元;吴进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3L7/08 | 分类号: | H03L7/08;H03L7/093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孟大帅 |
| 地址: | 71012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延时 锁相环 及其 鉴相器 电路 | ||
1.一种用于延时锁相环的鉴相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启动控制电路,用于调整输入参考信号和待锁定信号进入鉴相器的起始状态;所述启动控制电路为可复位动态DFF结构;
相位检测电路,用于将两个输入信号进行相位检测,并输出带有相位信息的窄脉宽信号;所述两个输入信号分别由参考信号和待锁定信号经缓冲器得到;所述相位检测电路包括两个双CLK的可复位动态DFF;
其中,可复位动态DFF和双CLK的可复位动态DFF的复位端接到RST;
所述启动控制电路包括:NMOS复位管M7和四级级联的反相器;其中,前两级反相器为带有预充电管的反相器,后两级反相器为普通反相器;
所述相位检测电路中,两个双CLK的可复位动态DFF的输入时钟CLK1和CLK2均连接INA和INB且连接顺序相反;其中,INA和INB分别由参考信号和待锁定信号经缓冲器得到;两个双CLK的可复位动态DFF均包括:NMOS复位管M16和三级级联的带有预充电管的CMOS反相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延时锁相环的鉴相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控制电路中,第1级反相器的输入接高电平,第2级反相器的输入接第1级反相器的输出;第2级反相器的输出接第3级反相器的输入和NMOS复位管M7的漏极;第3级反相器的输出接第4级反相器的输入,第4级反相器的输出用于与相位检测电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延时锁相环的鉴相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控制电路包括:
PMOS晶体管M1、M2、M4和M8,NMOS晶体管M3、M5、M6、M7和M9;其中,M2和M5为预充电管,M7为复位管;
PMOS晶体管M1、M2和NMOS晶体管M3构成第1级反相器;M1和M3的栅极接高电平,M2的栅极接参考信号REF;M1的源极接电源,M1的漏极与M2的源极相连,M2的漏极与M3的漏极相连,M3的源极接地;其中,M2的漏极作为第1级反相器的输出;
PMOS晶体管M4和NMOS晶体管M5、M6构成第2级反相器;M4和M6的栅极接到第1级反相器的输出,M5的栅极接参考信号REF,M4的源极接电源,M4的漏极与M5的漏极相连,M5的源极与M6的漏极相连,M5的源极接地;其中,M4的漏极作为第2级反相器的输出;
PMOS晶体管M8和NMOS晶体管M9则构成第3级反相器;M8的源极接电源,M8和M9的栅极接到第2级反相器的输出;M9的源极接地,M8与M9的漏极相连,M9的漏极作为第3级反相器的输出;
复位管M7的漏极接到第2级反相器的输出,M7的栅极由复位信号控制,M7的源极接地;
第4级反相器由一个PMOS晶体管Mp1和一个NMOS晶体管Mn1构成;PMOS管Mp1和NMOS管Mn1的栅极接到第3级反相器的输出,Mp1的源极接电源,Mn1的源极接地,Mp1的漏极和Mn1的漏极相连作为第4级反相器的输出;第4级反相器的输出为所述启动控制电路的输出;
其中,所有PMOS晶体管的衬底接电源,所有NMOS晶体管的衬底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邮电大学,未经西安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614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