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生物共生培养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43024.4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1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黛君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6;C02F3/34;C02F11/02;C02F101/30;C12R1/38;C12R1/125;C12R1/72;C12R1/64 |
代理公司: | 11463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徐乐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菌剂 共生培养 菌种 制备 微生物 石油污染 制备方法和应用 环境适应能力 枯草芽孢杆菌 大规模发酵 环境适应性 微生物领域 一次性处理 黄单胞菌 假单胞菌 假丝酵母 目标菌种 平衡稳定 石油污泥 石油污水 污染能力 直接排放 共生 平衡 应用 | ||
1.一种微生物共生培养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假丝酵母和黄单胞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共生培养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共生培养菌剂还包括产碱杆菌、节杆菌、巴氏醋杆菌、友好戈登氏菌、喜盐微球菌、脱氮硫杆菌、短小芽孢杆菌、亚硝化单胞菌、球形芽孢杆菌、短杆菌或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共生培养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共生培养菌剂还包括丁酸梭菌、乳酸杆菌或双歧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共生培养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目标菌种混合,进行诱导共同培养,得到微生物共生培养菌剂;
所述目标菌种包括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假丝酵母和黄单胞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菌种均独立地以2-3%的接种量接种于共同发酵培养基中,25-40℃培养2-3天,得到微生物共生培养菌剂;
所述目标菌种包括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假丝酵母和黄单胞菌;
所述目标菌种的初始浓度均独立地为105-107cfu/mL。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菌种还包括产碱杆菌、节杆菌、巴氏醋杆菌、友好戈登氏菌、喜盐微球菌、脱氮硫杆菌、短小芽孢杆菌、亚硝化单胞菌、球形芽孢杆菌、短杆菌或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目标菌种还包括经过诱导处理的厌氧菌;
所述厌氧菌包括丁酸梭菌、乳酸杆菌或双歧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诱导处理包括:在厌氧菌的培养过程中,每1-5h加入超氧化物歧化酶0.005-0.5w/v%,和,每2-3天增加O2含量1%-5%;
优选地,所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加入量为0.005-0.1w/v%,进一步优选为0.005-0.05w/v%。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处理中在增加O2含量时,将CO2含量降低到0.02%-0.5%。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同发酵培养基每1L包括:牛肉膏4-6g、明胶胨15-17g、K2SO4 9-11g、MgCl21.2-1.6g、NaCl 4-6g、红糖5-10g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0.1-3g,pH 7.2±0.2。
9.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微生物共生培养菌剂在石油油污处理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油油污包括石油污水或石油油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黛君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黛君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302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