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挂式空轨及其车体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8092.1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6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任玉晓;吴泽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号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00 | 分类号: | B61D17/00;B61B3/00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晓红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盖 边梁 转向架 安装凹槽 安装接口 设备安装 安装梁 车钩 车体 设备安装面 安装提供 车辆客室 车辆限界 车体结构 双层安装 左右两侧 顶封板 两端部 上表面 悬挂式 车顶 侧墙 底架 空轨 拼焊 下沉 紧凑 预留 排水 空调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挂式空轨及其车体,车体包括底架、顶盖以及两个侧墙,顶盖具体包括顶板、设在顶板左右两侧的顶盖边梁以及分别设在顶板前后两端的顶封板和车钩安装梁,顶板的上表面低于顶盖边梁,顶盖边梁的前后两端部上设有转向架安装接口,顶盖边梁中部设有安装凹槽,顶板上设有设备安装接口;顶盖由顶盖边梁、顶板和车钩安装梁等拼焊而成,在顶盖上预留有转向架安装接口、空调等设备安装接口,车体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高,而在顶盖边梁上设置双层安装面,且设备安装面在转向架安装面的基础上下沉,能够为较大设备的安装提供空间,既能够保证车辆客室空间又能够使车辆限界在较小的范围内,同时设置安装凹槽也有利于车顶排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悬挂式空轨的车体。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车体的悬挂式空轨。
背景技术
悬挂式空轨即空中轨道列车有别于传统车辆,其轨道位于车辆上方,车辆悬挂于轨道梁上运行,并通过单根轨道支撑、导向,具有造价低、占地面积小、环保节能等特点,特别适宜我国人口众多、地形复杂的城市及旅游景区交通需求。
目前,空轨交通系统在国内仍处于发展初期,悬挂式列车多采用传统的车体结构,具有如下缺点:1)转向架与车体的接口都需要单独焊接枕梁,导致车身较重且结构复杂,工序多,焊接量大,焊接变形严重,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较高但结构可靠性及安全性较低;2)车钩安装梁采用型材拼焊再机加成型,该结构工艺及结构复杂且可靠性较低;3)因车辆顶部设备安装空间不足,需增大车辆限界及转向架安装高度,导致车辆成本和线路成本增加,整个车辆的可靠性降低,并增大了线路在城市内的占用空间;4)司机室视野范围较小;5)车体结构底架都为整体通长的实体结构,质量重,底架不可视,游览观光性受到了极大地限制;5)侧墙采用的是立柱和纵梁的结构,整体结构强度被极大地削弱,同时整车组焊时加工工艺较复杂,尺寸精度难以保证。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的悬挂式空轨车体结构复杂、车体重、限界要求大、可靠性不高、焊接量大、设备安装受限等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挂式空轨的车体,其限界要求小、焊接量小,结构可靠性高,且设备安装空间较大。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车体的悬挂式空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悬挂式空轨的车体,包括底架、顶盖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底架和所述顶盖的两个侧墙,所述顶盖包括顶板、设在所述顶板左右两侧的顶盖边梁以及分别设在所述顶板前后两端的顶封板和车钩安装梁,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低于所述顶盖边梁,在所述顶盖边梁的前后两端部上设有转向架安装接口,所述顶盖边梁中部设有用于安装大型设备和便于积水排出的安装凹槽,所述顶板上设有用于安装小型设备的设备安装接口。
优选地,所述车钩安装梁上设有车钩安装接口,所述车钩安装梁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顶盖还包括连接两个所述顶盖边梁的加强横梁,所述车钩安装梁与所述加强横梁之间设有缓冲梁。
优选地,所述底架包括客室底架和司机室底架,所述客室底架上设有玻璃安装接口,且所述客室底架包括由底前端梁、底后端梁和两个底边梁焊接而成的矩形边框以及在所述矩形边框内交错焊接的底横梁和底纵梁,所述司机室底架上设有头罩安装接口,且所述司机室底架包括所述底前端梁、司机室前横梁和两个司机室边梁,两个所述司机室边梁的后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底边梁的前端焊接相连,两个所述司机室边梁的前端通过所述司机室前横梁连接,所述底纵梁的前端向前延伸且与所述司机室前横梁焊接相连。
优选地,所述司机室边梁与所述侧墙之间设有加强斜撑。
优选地,所述客室底架的下方设有两个稳定轮安装接口,两个所述稳定轮安装接口纵向间隔排列。
优选地,所述底架的下方还焊接有四个架车座,四个所述架车座分别设在所述底架的四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号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未经通号轨道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80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车用多功能登顶梯组合结构
- 下一篇:夹入检测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