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的机电的驱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7121.2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6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蒂安·哈特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08 | 分类号: | B60K17/08;B60K1/00;F16H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逸君;张春水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 机电 驱动 装置 | ||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机电的驱动装置,具有:
-电动机(E),所述电动机具有定子(S)和转子(R);
-减速器(G),所述减速器构成为圆柱齿轮变速器并且具有输入轴(EW)以及输出轴(AW),其中
-所述减速器(G)具有带有第一传动比的第一圆柱齿轮级(GS1)和带有第二传动比的第二圆柱齿轮级(GS2),
-所述第一圆柱齿轮级(GS1)具有第一驱动圆柱齿轮(S1A)和第一从动圆柱齿轮(S1B),
-所述第一驱动圆柱齿轮(S1A)安置在所述输入轴(EW)上并且接合到所述第一从动圆柱齿轮(S1B)中,所述第一从动圆柱齿轮安置在所述输出轴(AW)上,
-所述第二圆柱齿轮级(GS2)具有第二驱动圆柱齿轮(S2A)、中间轮(S2Z)和第二从动圆柱齿轮(S2B),
-所述第二驱动圆柱齿轮(S2A)安置在所述输入轴(EW)上并且在此接合到所述中间轮(S2Z)中,
-所述中间轮(S2Z)接合到所述第二从动圆柱齿轮(S2B)中,所述第二从动圆柱齿轮安置在所述输出轴(AW)上,
-在所述第一圆柱齿轮级(GS1)中设有第一自由轮机构(FR1),
-在所述第二圆柱齿轮级(GS2)中设有第二自由轮机构(FR2),
-所述第一自由轮机构(FR1)在所述转子(R)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时进入耦联状态中,并且在此所述第一圆柱齿轮级(GS1)驱动所述输出轴(AW),
-所述第二自由轮机构(FR2)在所述转子(R)沿与所述第一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时进入耦联状态中,并且在此所述第二圆柱齿轮级(GS2)驱动所述输出轴(AW),并且
-设有跨接离合器(UK),用于跨接所述第一或第二自由轮机构(FR1,FR2),使得在机动车的惯性滑行期间可实现从所述输出轴(AW)到所述输入轴(EW)中的功率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的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跨接离合器(UK)构成为形状配合地耦联的离合器,并且设有执行器装置(OP),用于设定所述跨接离合器(UK)的切换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电的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暂时主动同步所述电动机(E)和在惯性滑行时带动的变速器部段的条件下,支持对所述跨接离合器(UK)的耦联状态的设定,其方式为:将所述电动机(E)在引起耦联状态期间暂时主动地置于相应的转速或轻负载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机电的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跨接离合器(UK)构成为摩擦配合地耦联的离合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机电的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自由轮机构(FR1)设置在所述第一从动圆柱齿轮(S1B)中,并且所述第二自由轮机构(FR2)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齿轮(S2A)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机电的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当要借助于所述跨接离合器(UK)耦联的系统部段充分同步运转时,引起跨接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机电的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设有两个跨接离合器(UK,UK2),使得为能量回收运行提供两个不同的传动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机电的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电的驱动装置包括车轴差速器(AD),用于将经由减速器(G)引导的驱动功率分支到第一车轮驱动轴和第二车轮驱动轴(WSL,WSR)上,并且所述车轴差速器(AD)与所述输出轴(AW)同轴地设置,其中所述车轴差速器(AD)包括环绕壳体(ADH),并且所述环绕壳体(ADH)形成所述输出轴(AW)的一部分,并且在此,所述环绕壳体在装入自由轮机构(FR1;FR2)和所述跨接离合器(UK)的至少一个部件时,承载所述第一从动齿轮(S1B)和/或所述第二从动齿轮(S2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712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