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草铵膦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36292.3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8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军;岳瑞宽;薛谊;陈新春;蒋剑华;陈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红太阳生物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9/30 | 分类号: | C07F9/3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邢贤冬;徐冬涛 |
地址: | 21004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草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铵膦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甲基二氯化膦为原料,在乙酸酐的作用下与丙烯醛反应得到式Ⅰ所示的不饱和含膦杂环,再经水解反应得到式Ⅱ所示的膦醛中间体,膦醛中间体再经strecker反应得氨基腈中间体,氨基腈中间体再依次经水解反应、成盐反应得到草铵膦。本发明制备方法工艺过程短,尤其是不经过甲基亚膦酸二乙酯直接能得到膦醛中间体,能大大降低草铵膦的生产成本,有利于草铵膦的进一步商业普及。本发明方法具有较好的环境友好性,避免了传统方法通过格式反应所产生的废水,同样不会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化学领域,涉及一种草铵膦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草铵膦的主要有以下几条合成路线:
A路线:甲基二氯化膦与正丁醇(或异丁醇)反应制备甲基次磷酸单丁酯(MPE),然后与1-氰基-2-丙烯基乙酸酯(ACA)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成反应,加成产物再与氨水进行氨化反应得氨基腈中间体,氨基腈中间体在盐酸作用下水解得草铵膦酸,再继续经过一系列后处理得草铵膦。
B路线:甲基二氯化膦与乙醇反应制备甲基亚膦酸二乙酯,甲基亚膦酸二乙酯再与丙烯醛、乙醇、乙酸酐反应,所得产物再与氰化钠、氯化铵发生strecker反应制备氨基腈中间体,氨基腈中间体再与盐酸水解得草铵膦酸,再经过一些列后处理得草铵膦。
路线A、路线B均为拜耳公司开发的路线,尤其是路线A,拜耳公司通过强有力的工程化能力,把路线做到了高收率、低废水量等,成本优势明显。但是甲基二氯化膦的制备条件苛刻,目前,除了拜耳还没有其他厂家攻克甲基二氯化膦的大规模生产方法。
路线C:路线C主要是针对甲基亚膦酸二乙酯的制备方法做了改进,通过格式反应法制备甲基亚膦酸二乙酯,是目前国内厂家制备草铵膦的主要工艺。该方法用到格式试剂,存在废水量大、安全性差及草铵膦收率低等缺点。
自上世纪初Arbuzov对Michaelis–Arbuzov反应的机理做出深度解释以来,该磷酸酯类化合物的研究开始普遍起来,通过R-PCl2(R=烷基,苯基,噻吩基等)或(RO)3P作为底物经环磷杂环制备磷酸酯反应也有报道,但真正作为后续技术应用的例子不多。且该技术制备草铵膦目前还没有相关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草铵膦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路线短,避免了甲基亚膦酸二乙酯中间体,工艺简单,具有较好工业化前景。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草铵膦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甲基二氯化膦为原料,在乙酸酐的作用下与丙烯醛反应得到式Ⅰ所示的不饱和含膦杂环,再经水解反应得到式Ⅱ所示的膦醛中间体,膦醛中间体再经strecker反应得式Ⅲ所示的氨基腈中间体,氨基腈中间体再依次经水解反应、成盐反应得到草铵膦。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甲基二氯化膦滴加到丙烯醛与乙酸酐的混合液中,维持-5~5℃低温反应,滴加完毕后,维持该温度低温反应1~2h,再于20~60℃下反应2~3h,结束反应;发明人经分析如认为:成环反应时,低温反应时P只接上丙烯醛的β-碳端,此时若提高反应温度,则会产生副产物,待低温反应结束,升温继续反应,最终成环得到不饱和含膦杂环。
步骤(2)、除去步骤(1)中所得反应液中低沸点的副产物乙酰氯和未反应的原料,加水水解;
步骤(3)、往步骤(2)所得水解液中滴加氰化钠、氯化铵的氨水溶液,进行Strecker反应,反应结束后脱除过量的氨水,得到含有氨基腈中间体的反应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红太阳生物化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红太阳生物化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62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