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产南极紫红色素的南极真菌Geomyces sp.突变株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5781.7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3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蔡孟浩;黄河舟;丁璐璐;张元兴;王能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P1/02;C12R1/645 |
代理公司: | 31100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静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红色 菌株 突变株 南极 温度适应性 出发菌株 代谢产物 发酵周期 工业应用 裂解产物 诱变菌株 原始菌株 地丝霉 培养物 真菌 发酵 筛选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产南极紫红色素的南极真菌Geomyces sp.突变株及其应用。本发明人从地丝霉属菌(Geomyces sp.)的大量诱变菌株中,筛选到一株紫红色素产量大幅度提高的突变株,命名为Geomyces sp.M210。该菌株与出发菌株相比,紫红色素产量大大提供的同时,发酵周期缩短为原始菌株的约2/3,且该菌株的温度适应性强,还可在室温下发酵并产生相对较高的紫红色素产量。本发明的Geomyces sp.M210菌株及其培养物、代谢产物、培养上清或裂解产物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产南极紫红色素的南极真菌Geomyces sp.突变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色素赋予食物丰富绚丽的色泽,不仅能够大大增加人们的食欲,还会促进人们的购买欲,因此备受行业的广泛使用。食用色素的获得方式主要包括分为天然提取、人工合成或利用生物技术生产。
天然提取的红色素/紫红色素来源丰富,但是该类色素在我国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并且天然食用红色素/紫红色素由于其复杂的结构,其稳定性比人工合成色素差,但是人工合成色素使用不当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鉴于人工合成色素的潜在性危害,利用生物技术来生产安全性高的天然红色素/紫红色素是一种更为理想的选择,其在具备理想菌株且发酵条件理想的情况下,可实现较大规模的生产,满足市场所需。但是,此类技术的瓶颈在于生产效率高的微生物可遇不可求,发酵过程优化有时候也是一个具有挑战的方面。
南极真菌Geomyces sp.WNF-15A是从南极土壤中得到的一株高产紫红色素的地丝霉属真菌,通过与红曲紫红色素等其它天然食用紫红色素的理化性质比较,南极真菌产生的紫红色素具有成为一种更为安全、成本低廉、来源易得的天然食用紫红色素巨大潜力,该菌株分泌色素的能力也远高于同类菌种。但是,尽管该菌株是目前认为的较为理想的工业生产菌株,但是该菌株本身及其紫红色素生产过程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以满足工业上更高效或更大规模的生产;另一方面,该南极真菌由于是来自南极的,其对温度环境的要求较苛刻,需要发酵过程控制在较低的温度如14℃,而在常温下则产量有较大的下降,也即其在常温下的生产是不能满足工业需要的。
鉴于此,本领域亟待研究和开发能够稳定遗传,耐受室温环境,且具有高效生产紫红色素性能的高产紫红色素菌株,以大力推进南极真菌生产的紫红色素的工业化进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产南极紫红色素的南极真菌Geomyces sp.突变株及其应用。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分离的紫红色素生产菌株,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2019507。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紫红色素生产菌株为地丝霉属(Geomyces sp.)的菌株。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紫红色素生产菌株由地丝霉属(Geomyces sp.)的菌株突变获得;更佳地,由地丝霉属的Geomyces sp.WNF-15A菌株突变获得。所述的突变为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紫红色素为南极紫红色素。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所述的紫红色素生产菌株的细胞培养物、细胞代谢产物、细胞培养上清或细胞裂解产物。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紫红色素生产菌株的细胞培养物、细胞代谢产物、细胞培养上清或细胞裂解产物,中含有紫红色素,或其能够产生紫红色素。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所述的紫红色素生产菌株的应用,用于:(1)生产紫红色素;或(2)制备细胞培养物、细胞代谢产物、细胞培养上清或细胞裂解产物。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所述的细胞培养物、细胞代谢产物、细胞培养上清或细胞裂解产物的应用,用于制备色素(呈现红色的色素),作为食品添加剂或工业添加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57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