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电池效率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2905.6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1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华;卢苗苗;王浩;王强;申楷赟;白志城;张宗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G01R31/385 |
代理公司: | 42102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电池 负极框 液体电池 效率检测装置 正极框 密封电解液 舱室 电解液 负极板 双极板 螺杆 检测 邻近 正极 充放电效率 电池电解液 电池极板 快速拆卸 快速评估 依次连接 负极 注液孔 叠合 极板 可用 判定 清洗 相通 | ||
1.一种液体电池效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负极框、单电池框、正极框;所述负极框邻近所述单电池框的一侧设置有负极板,且所述负极框设置有与所述负极板接触的负极引出螺杆;所述负极框与所述单电池框叠合后,所述负极框与所述单电池框形成密封电解液舱室;所述单电池框设置有与所述密封电解液舱室相通的注液孔;所述正极框邻近所述单电池框的一侧设置有双极板,且所述正极框设置有与所述双极板接触的正极引出螺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电池效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电池框为多个;多个所述单电池框中除去最邻近所述负极框的单电池框的剩余单电池框均设置有双极板;所述双极板设置在剩余单电池框邻近所述负极框的一侧;两个相邻所述单电池框叠合后,两个相邻所述单电池框形成密封电解液舱室,且每个所述单电池框均设置有与相应所述密封电解液舱室相通的注液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电池效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电池框邻近所述负极框的一侧设置有上密封圈,所述单电池框邻近所述正极框的一侧设置有下密封圈;所述双极板嵌入下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电池效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电池框邻近所述负极框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负极板置于所述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电池效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框、所述单电池框、所述正极框均设置有装配孔;所述负极框、所述单电池框、所述正极框通过与所述装配孔相匹配的压紧螺栓依次平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液体电池效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框、所述单电池框、所述正极框均为采用有机玻璃制成的长方体框。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电池效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电解液舱室的高度为5-8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电池效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板由带有防腐导电涂层的金属板与石墨毡用导电胶料粘合而成;所述负极板由带有防腐导电涂层的金属板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电池效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为铝合金板、铜板、钛板、钢板中的一种;所述防腐导电涂层为TiN涂层、TiC涂层、SiC涂层、C3N4涂层、掺硼金刚石涂层中的一种;所述导电胶料为掺石墨、银粉、铝粉的高分子树脂材料中的一种。
10.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液体电池效率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液体电池电解液注入所述密封电解液舱室,并用注浆孔堵头堵住所述注浆孔;
用导线将电池的正极引出所述正极引出螺杆,并与电池测试仪的正极连接;
用导线将所述负极引出螺杆与电池测试仪的负极相连,并将所述电池测试仪的正极与所述电池测试仪的正极连接,将所述电池测试仪的负极与所述电池测试仪的负极连接,对电池的库伦效率进行测试;
其中,测试时,采用所述电池测试仪器的测试软件记录每个充放电周期下电池的充放电参数,根据下式计算得到电池的库伦效率:
库伦效率=(输出安培时/输入安培时)×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290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