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锁及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25915.7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0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支涛;刘伟;徐清云;耿凯歌;丛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F15/608 |
代理公司: | 11463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萌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锁 锁止件 弹性复位件 电动机构 手动机构 锁止位置 舱门 壳体 机器人 驱动 开锁位置 壳体滑动 手动解锁 锁止装置 自动锁止 解锁 锁止 断电 体内 灵活 移动 申请 配合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锁及机器人,属于锁止装置技术领域。电子锁包括:壳体、锁止件、弹性复位件、电动机构及手动机构;锁止件安装于壳体内且与壳体滑动配合,电动机构和手动机构均能够驱动锁止件相对于壳体由锁止位置移动至开锁位置,弹性复位件能够驱动锁止件回到锁止位置。电子锁及机器人,电子锁安装于舱门上,能够实现舱门的自动锁止和解锁,在断电情况下能够实现手动解锁,使用方便,操作灵活,满足锁止及解锁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锁止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子锁及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有机器人设置有舱体,用于储存物体;而舱体的舱门与机器人壳体一般没有约束装置,在舱门关闭后,舱门无法实现自锁。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子锁及机器人,电子锁安装于舱门上,能够实现舱门的自动锁止和解锁,在断电情况下能够实现手动解锁,使用方便,操作灵活,满足锁止及解锁的需求。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子锁,包括壳体、锁止件、弹性复位件、电动机构及手动机构;
锁止件安装于壳体内且与壳体滑动配合,电动机构和手动机构均能够驱动锁止件相对于壳体由锁止位置移动至开锁位置,弹性复位件能够驱动锁止件回到锁止位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锁,通过电动机构和手动机构能够实现锁止件的两种方式开锁;通过弹性复位件能够驱动锁止件从开锁位置回到锁止位置,实现自动锁止。该电子锁具有自动锁止及开锁的功能的同时,具有手动开锁的功能,操作灵活,在断电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开锁,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锁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电动机构包括电机和凸轮,电机安装于壳体内,凸轮安装于电机的输出端,凸轮抵靠于锁止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电机驱动凸轮转动,使得凸轮带动锁止件移动,从而实现锁止件的自动移动,以实现锁止或开锁,自动化程度高。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锁止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滑动轴和挡板,挡板与滑动轴垂直设置,凸轮抵靠于挡板。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挡板与凸轮配合,实现凸轮间接推动滑动轴移动,便于实现凸轮对滑动轴的驱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滑动轴上设置有台阶面,弹性复位件套设于滑动轴且支撑于壳体与台阶面之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台阶面与壳体的限位,使得弹性复位件被限制于壳体与台阶面之间,弹性复位件为滑动轴施加朝向锁止位置移动的作用力,以使弹性复位件能够驱动锁止件回到锁止位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手动机构包括拨动件,拨动件铰接于壳体,拨动件的一端用于带动锁止件相对于壳体移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拨动件相对于壳体转动以带动锁止件移动,操作灵活。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锁止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滑动轴和拨杆,拨杆与滑动轴垂直设置,拨杆从壳体内伸出,拨动件设置于壳体外,拨动件的一端用于与拨杆的伸出端配合。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拨杆与拨动件配合,实现拨动件对锁止件的驱动,合理利用安装空间。
进一步地,壳体上开设有与拨杆对应的滑槽,滑槽沿滑动轴的轴向延伸,拨杆从滑槽穿出且与滑槽滑动配合。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滑槽与拨杆的滑动配合,以使拨杆在沿滑槽移动时移动平稳。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壳体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拨动件转动角度的限位柱。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限位柱限制拨动件的转动角度,以避免拨动件转动角度过大而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59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