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境介质污染物浓度水平的诊断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25322.0 | 申请日: | 2019-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12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 发明(设计)人: | 牛勇;姜霞;余辉;牛远;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8 | 分类号: | G06F16/2458;G06F17/18;G06Q10/06;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张黎 |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介质 污染物 浓度 水平 诊断 方法 | ||
1.一种环境介质污染物浓度水平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环境介质;S2选定待诊断污染物;S3对环境介质中污染物的浓度进行分析诊断;S4结论:对于环境介质中污染物浓度水平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其中,S3具体包括如下操作:
S3.1设定数据获取范围:基于中英文学术数据库和/或未公开发表但能够核查的数据,设定数据获取来源;
S3.2确定数据采集规则;
S3.3数据整理、合并、计算:根据研究目的对数据进行整理,包括但不限于最大值、最小值、均值和标准差;
通过点位加权均值法对采集到的符合条件的数据进行合并计算,求得待诊断污染物的点位数量加权均值Nmean和标准偏差SD;
S3.4数据抽样:依据正态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或者依据矩形分布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来抽取满足正态分布或矩形分布特征的数据;
S3.5污染水平评价:基于抽取到的数据从人类健康安全、生态风险健康和污染物累积特征中的至少一个方面对环境介质中污染物水平进行评价;
S3.3中所述的点位加权均值法的计算公式如下式(1):
Nmean为某污染物的点位数量加权均值,Ci为报道i中的污染物浓度,Ni为报道i中的点位数量;
S3.2确定数据采集规则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S3.2.1明确调查对象
对于收集资料,调查对象要有明确说明,且资料披露围绕调查对象展开;
S3.2.2确定调查时间
对于明确的调查对象的资料,资料披露中要有明确的调查时间说明;
S3.2.3确定调查污染物种类
资料披露中要有明确的污染物浓度水平报道;包括但不局限于:均值、标准差、最大值和最小值;
S3.2.4其它限定条件
用于获取的资料具有统一性规定的相关限定条件,包括但不局限于:调查资料中必须有均值和标准差两个参数报道;测试分析需采用特定仪器测量;S3.5中采用如下方法中的至少一种对污染物水平进行评价:
①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该评价方法利用沉积学原理评价重金属污染以及对生物的潜在影响的方法;其首先根据公式(1)(2)求得Eir和RI值;然后根据Eir和RI值确定潜在生态风险等级;其中,
公式(1)(2)如下:
Eir=Tir×Cif=Tir×Cis/Cin (1)
RI为多种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ir为重金属i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Tir为毒性系数;Cif为单一重金属污染指数;Cis为金属实测值;Cin为参比值,实测值和参比值单位均为mg/kg;
②地累积评价方法
该评价方法是用于人为活动产生的重金属对土壤污染的评价,其首先计算求得地累积指数Igeo,然后根据Igeo大小确定污染程度;其中,Igeo的计算公式如下式(3):
其中Cn为元素n在底泥中的实测含量;Bn为黏质沉积岩中该元素的地球化学背景值或者采用当地无污染区域该元素含量作为背景值;
③毒性单元法
该方法用于评价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对水环境的影响,通过计算毒性单位TU来标准化由各种重金属引起的毒性大小,根据毒性单位TUi的总和ΣTU判断污染程度;
其中,TUi=Ci/Pi,TU为实测浓度Ci与PEL值Pi的比值;毒性单位的总和ΣTU即TUi的总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53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