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品的自动升降翻转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20973.0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2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伞红军;胡琼琼;陈久朋;张道义;王晨;李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47/248 | 分类号: | B65G47/248;B65G47/91 |
代理公司: | 昆明人从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204 | 代理人: | 王娟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品 自动 升降 翻转 机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品的自动升降翻转机器,包括夹紧翻转机构、升降机构和机架;其中夹紧翻转机构用于夹紧输送机构输送的物品并对其进行翻转;升降机构用于升降夹紧翻转机构;机架用于支撑升降机构、支撑与升降机构相连的夹紧翻转机构。本发明通过与普通传送带输送机构的组合使用,提高了设备通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通用性设备的使用数量及维护难度;通过采用标准的丝杠及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减小加工装配难度,且互换性好,容易维护;采用电动及气动元件作为执行机构,减少机构污染,可以保证产品的清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品的自动升降翻转机器,属于生产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升降翻转机器是将物品提升一定高度后进行翻转的机械设备,一般在生产作业的后半部分进行。在企业生产中,为了加工或检测物品的侧面或者底面,都需要对物品进行一定角度的翻转,以保证被加工面或被检测面始终向上,便于加工设备的安装。传统的升降翻转设备针对的产品类型单一,有时还需要人工参与,自动化程度低,且机构整体复杂,工作效率低,不易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品的自动升降翻转机器,以用于通过机械控制的方式实现物品的夹紧、翻转、升降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品的自动升降翻转机器,包括夹紧翻转机构3、升降机构4和机架5;其中夹紧翻转机构3用于夹紧输送机构1输送的物品并对其进行翻转;升降机构4用于升降夹紧翻转机构3;机架5用于支撑升降机构4、支撑与升降机构4相连的夹紧翻转机构3。
所述夹紧翻转机构3包括轴承6、轴承座7、直线导轨Ⅰ8-1、矩形管定位板9、矩形管定位块10、矩形管11、抱闸12、夹紧条13、带轴承滚轮14、旋转气缸15、气缸固定板16、滑块连接板17、滑块Ⅰ18-1、夹紧翻转机构固定板19、输出电机Ⅰ20-1、电机固定座21、双向丝杠22、丝杠螺母23;其中,驱动电机Ⅰ20-1通过电机固定座21固定在夹紧翻转机构固定板19上;双向丝杠22作为驱动电机Ⅰ20-1的输出轴,通过两组轴承6固定在夹紧翻转机构固定板19两端的轴承座7上;轴承6安装在轴承座7里,轴承座7固定在夹紧翻转机构固定板19的两端上;双向丝杠22的正反向螺纹部分各带有一个丝杆螺母23,使丝杠螺母23实现对中运动;直线导轨Ⅰ8-1固定在夹紧翻转机构固定板19上且与对中运动方向平行,两个滑块连接板17分别固定在两个丝杠螺母23上,两个滑块连接板17的两端各固定一个滑块Ⅰ18-1,滑块Ⅰ18-1沿直线导轨Ⅰ8-1运动;两根矩形管11的后端顶面分别焊接矩形管定位板9,通过矩形管定位板9与两块滑块连接板17的底面螺纹连接,矩形管定位块10固定在滑块连接板17底面,对矩形管11进行固定定位;一根矩形管11的前端焊接固定抱闸12,另一根矩形管11的前端焊接固定气缸固定板16,气缸固定板16上安装旋转气缸15,旋转气缸15的旋转轴上、抱闸12上分别固定夹紧条13,夹紧条13上端固定带轴承滚轮14。
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直线导轨Ⅱ8-2、滑块Ⅱ18-2、输出电机Ⅱ20-2、升降机构固定座24、升降机构支柱26、齿条27、齿轮28;其中两组升降机构固定座24用于与机架5上的连接板固定,升降机构支柱26底端与夹紧翻转机构3中的夹紧翻转机构固定板19相连,固定输出电机Ⅱ20-2带动齿轮28运动,齿轮28的运动带动齿条27上下运动,齿条27的运动带动升降支柱26、直线导轨Ⅱ8-2沿滑块Ⅱ18-2上下运动。
所述两组升降机构固定座24之间存在距离,两组升降机构固定座24形成的内侧面分别固定一组滑块Ⅱ18-2;直线导轨Ⅱ8-2固定在升降支柱26的两侧,直线导轨Ⅱ8-2与滑块Ⅱ18-2形成可移动配合;输出电机Ⅱ20-2固定在机架5的连接板上,齿轮28装在输出电机Ⅱ20-2的输出轴上,固定在升降支柱26背面的齿条27与齿轮28相啮合。
还包括滑块挡块25,直线导轨Ⅱ8-2两端安装滑块挡块25,防止机构运行时脱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09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末吸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电池分选流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