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机钙钛矿太赫兹波开关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19224.6 | 申请日: | 2019-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2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莲娜;李九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P1/10 | 分类号: | H01P1/10;G02F1/01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傅朝栋;张法高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机 钙钛矿太 赫兹 开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机钙钛矿太赫兹波开关。它包括硅基底、金属阵列结构、无机钙钛矿层;硅基底位于底层,金属阵列结构在硅基底上层,金属阵列结构的每个单元由U型金属条带和对称L型金属条带组成,其在二维中是周期性的,每个单元结构中的U型金属条带和对称L型金属条带形成的3个缺口处填充一定尺寸的无机钙钛矿,太赫兹波在金属阵列结构上方从几何中心处垂直输入,在金属阵列层左右两侧设有一个偏置直流电压源,调节外加偏置直流电压源的电压会改变无机钙钛矿电导率,实现不同外加电场时控制输出端太赫兹波传输的通断,进而实现开关的功能。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控制带宽较宽,响应速度快,尺寸小,便于加工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赫兹波开关,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机钙钛矿太赫兹波开关。
背景技术
太赫兹一般指的是频率为0.1~10THz的电磁波,其频率范围位于电子学和光子学的交叉区域,它的低频段有一部分与毫米波重叠,它的高频段有一部分与红外波段重叠。在电磁波谱中,太赫兹波处于一个特殊的频段位置,有着许多毫米波和红外波段所不具备的性质,从而使得太赫兹技术在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也因此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的关注。然而,受限于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和高效的太赫兹源,长久以来人们对于这一频段的研究数据和成果都较为稀少,使得太赫兹波段的发展一直落后于其它波段。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半导体技术和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太赫兹技术在近些年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太赫兹波开关是太赫兹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功能器件,太赫兹开关其性能对所应用系统的最终性能具有重大影响。可以说,太赫兹开关性能的好坏对整个太赫兹系统正常的运行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太赫兹开关一直是当前国内外科研人员的研究热点和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一种基于无机钙钛矿太赫兹波开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无机钙钛矿太赫兹波开关,其包括硅基底、金属阵结构、无机钙钛矿层;硅基底位于底层,金属阵结构平铺于硅基底上表面,金属阵结构在二维平面上以行阵列的形式周期性排列,其中每个行阵列包含若干个线性排布的结构单元;每个结构单元由一条U型金属条带和两条L型金属条带组成,呈镜像对称,其中两条L型金属条带以背对背的形式布置,两条L型金属条带的垂直段平行且保持间隔,形成第一缺口,两条L型金属条带的水平段向相反方向延伸,U型金属条带的开口朝向两条L型金属条带,且U型金属条带两侧的垂直段与两条L 型金属条带的水平段之间分别保持间隔,形成第二缺口和第三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第二缺口和第三缺口处分别由无机钙钛矿进行填充衔接;同一行阵列中相邻两个结构单元的L型金属条带串联;在金属阵结构左右两侧设有一个偏置直流电压源,每个行阵列中位于两侧的L型金属条带分别连接偏置直流电压源的两极;太赫兹波在金属阵结构上方从几何中心处垂直输入,调节外加偏置直流电压源的电压会改变无机钙钛矿电导率,实现不同外加电场时控制输出端太赫兹波传输的通断,进而实现开关的功能。
上述方案中的各部件具体参数可采用如下优选方式:
所述的硅基底的电阻率大于10000Ωcm,厚度为500μm。所述的金属阵结构单元结构中,U型金属条带的水平段外边长为72~80μm,两侧垂直段外边长均为 72~80μm,条带宽度为4~5μm,厚度为200nm。所述的金属阵结构中,L型金属条带的水平段外边长为65~70μm,垂直段外边长为30~35μm,条带宽度为4~5μm,厚度为200nm。所述的三个缺口处的无机钙钛矿厚度均为150nm~200nm,长度均为4~5μm,宽度均为4~5μm。
本发明的基于无机钙钛矿太赫兹波开关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控制带宽较宽,响应速度快,尺寸小,便于加工等优点,可用于太赫兹波开关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基于无机钙钛矿太赫兹波开关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2是一种基于无机钙钛矿太赫兹波开关的结构单元三维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92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镁空气电池缓蚀电解液
- 下一篇:一种紧凑型高纯度圆波导TE02模式激励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