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打捆成型器的改进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8446.6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0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陈烨;洪云辉;程良平;龙建勇;陈瑞清;黄辉;刘晓伟;邱雄文;戴文笠;姜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特钢韶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F15/00 | 分类号: | A01F15/00;A01F15/08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123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捆 成型 改进 方法 | ||
1.一种打捆成型器的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方法:
根据待改进的打捆成型器建立模型,确定所述打捆成型器的结构,并确定所述打捆成型器的初始尺寸;所述打捆成型器包括油缸、主动弧形爪、第一从动弧形爪、第二从动弧形爪、第三从动弧形爪,第一铰接固定点、第二铰接固定点、第三铰接固定点,所述主动弧形爪铰接于所述第一铰接固定点,所述第一从动弧形爪铰接于所述第二铰接固定点,所述第二从动弧形爪铰接于所述第三铰接固定点,所述第三从动弧形爪铰接于所述第一铰接固定点,所述油缸驱动所述主动弧形爪绕所述第一铰接固定点转动,所述第一从动弧形爪设有导向板,所述主动弧形爪设有大导轮和小导轮,所述主动弧形爪通过所述大导轮和所述小导轮夹住所述导向板带动所述第一从动弧形爪绕所述第二铰接固定点转动,所述主动弧形爪与所述第二从动弧形爪之间铰接有连杆,所述主动弧形爪带动所述第二从动弧形爪绕所述第三铰接固定点转动,所述第三从动弧形爪设有立导轮与所述第一从动弧形爪接触,所述第一从动弧形爪转动时通过所述立导轮带动所述第三从动弧形爪绕所述第一铰接固定点转动;所述确定所述打捆成型器的初始尺寸包括记录所述连杆长度以及所述连杆的铰接位置;
设定打捆时捆包的最大和最小捆径,通过最大捆径与最小捆径之间的几何关系确定打捆成型器打捆的位置是在捆包上方的四十五度角,保证不同捆径的捆包的打捆位置在同一条垂线上,保证不同捆径的捆包打捆为圆形或近似圆形;
使用软件模拟机械运动轨迹的方法,调整所述油缸行程,使得所述主动弧形爪和所述第一从动弧形爪满足所述打捆成型器打捆时最大到最小捆包的捆径的打捆位置和形状的要求,采用连杆机构几何原理化法、软件作图几何求解法确定所述连杆铰接点位置及连杆长度,使所述第二从动弧形爪满足最大和最小捆径的捆包时成型器的打捆位置和形状的要求;确定所述第一从动弧形爪上的曲线,使所述第三从动弧形爪的运动满足使用要求;
当校核所述打捆成型器打捆工作符合预设要求时,根据组件参数生产得到改进后的打捆成型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捆成型器的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件模拟机械运动轨迹的方法为根据所述油缸驱动所述主动弧形爪绕所述第一铰接固定点转动,所述主动弧形爪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从动弧形爪绕所述第二铰接固定点转动这一规律,用软件模拟确定所述油缸运动到任意位置时,所述主动弧形爪的所在位置,同理,可依次确定所述第一从动弧形爪、第二从动弧形爪及第三从动弧形爪的所在位置,从而画出四个弧形爪组成的不同捆包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捆成型器的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几何原理化法为对于所述第一从动弧形爪、第二从动弧形爪和连杆组成的连杆机构,通过选取弧形爪和连杆上的特征点和线,将其运动规律简化为几何图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捆成型器的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件作图几何求解法为连杆长度及连杆铰接点位置三个几何未知数,在软件中通过作图改变其中两个几何未知数,即连杆铰接点位置,发现第三个几何未知数,即连杆长度的变化规律,根据此规律,找到合适的连杆铰接点位置,从而确定连杆长度,即同时解得三个几何未知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特钢韶关有限公司,未经宝钢特钢韶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84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标签推送系统
- 下一篇:扫描方法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