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蒸汽余热利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18265.3 | 申请日: | 2019-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2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谢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中港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K17/06 | 分类号: | F01K1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黄兴 |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余热 利用 系统 | ||
1.一种蒸汽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小汽轮机(11)、发电机(12)、热交换装置(2)、中压除氧器(3)以及低压除氧器(4),所述热交换装置(2)上设有用于通入小汽轮机(11)排出蒸汽的进汽口(21)、用于通入冷却水的进水口(22)、用于通出被蒸汽加热以后的冷却水的出水口(23)以及用于排出蒸汽冷凝后的水的排水口(24),所述小汽轮机(11)的自动主汽门(13)与汽源(15)连接、小汽轮机(11)的排汽口(14)通过排放管与热交换装置(2)的进汽口(21)连接,所述中压除氧器(3)上设置有中压补水管(31)、中压加热蒸汽管(32)、中压排水管(33);所述低压除氧器(4)上设置有低压补水管(41)、低压加热蒸汽管(42)以及低压排水管(43),所述低压排水管(43)与热交换装置(2)的进水口(22)连接,所述中压补水管(31)与热交换装置(2)的出水口(23)连接,所述中压排水管(33)与用水锅炉(16)连接;所述热交换装置(2)包括主体(25)以及设置于主体(25)内的螺旋换热管(26),所述进汽口(21)设置于主体(25)上,所述排水口(24)设置于主体(25)底部,所述螺旋换热管(26)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口(22)和出水口(23)连接;所述热交换装置(2)内设置有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包括外壁清理装置(6)和内壁清理装置(7),所述外壁清理装置(6)包括清理环(61)、除垢刷毛(62)以及驱动叶片(63),所述清理环(61)套设于螺旋换热管(26)外,所述除垢刷毛(62)设置于清理环(61)朝向螺旋换热管(26)的内环壁上,所述驱动叶片(63)设置于清理环(61)上且沿清理环(61)长度方向分布,所述驱动叶片(63)形状为叶轮形且用于阻挡蒸汽气流并在蒸汽气流的反作用下带动清理环(61)转动;所述螺旋换热管(26)外壁上开设有沿螺旋换热管(26)外壁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64),所述第一滑槽(64)设置有多个沿第一滑槽(64)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限位块(65),所述清理环(61)上套有滑块(66),所述滑块(66)设置于两限位块(65)之间的第一滑槽(6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补水管(41)与热交换装置(2)的排水口(24)连接,所述低压补水管(41)靠近排水口(24)处设置有U形疏水管(5),U形疏水管(5)包括两第二侧管(51)以及连接两第二侧管(51)底端的第二底管(52),两第二侧管(51)分别与排水口(24)、低压补水管(41)连接,且与排水口(24)连接的第二侧管(51)的管口高度大于另一侧管与低压补水管(41)连接处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汽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补水管(31)与所述低压排水管(43)之间设置有连通管(27)且连通管(27)上设置有连通阀(28),所述进水口(22)位于连通阀(28)与低压排水管(43)之间且进水口(22)处设置有进水阀(221),所述出水口(23)位于连通阀(28)与中压补水管(31)之间且出水口(23)处设置有出水阀(231),所述排水口(24)处设置有排水阀,所述出水口(23)与出水阀(231)之间设置有出水温度计(232),所述进水口(22)阀背对进水口(22)的一侧的低压排水管(43)上设置有进水温度计(2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蒸汽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24)处设置有过滤网(82),所述主体(25)底部为倾斜底面(81),所述排水口(24)位于倾斜底面(81)高度较高的位置,所述倾斜底面(81)远离排水口(24)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排屑口(83),所述第一排屑口(83)处设有第一排屑阀(8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蒸汽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5)外设置有U形排屑管(9),所述U形排屑管(9)包括第一底管(91)以及两分别一体设置于第一底管(91)两端的第一侧管(92),其中一个第一侧管(92)的管壁与第一排屑口(83)连接,该第一侧管(92)的管口连接有反冲水管(93),另一个第一侧管(92)的管口高于主体(25)中冷凝水水位(94),且设置有收集斗(95),收集斗(95)上开设有漏水孔(9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蒸汽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清理装置(7)包括环形刮刀,所述螺旋换热管(26)中设置有沿螺旋换热管(26)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71),所述环形刮刀穿设于螺旋换热管(26)内且滑移设置于第二滑槽(71)中,所述环形刮刀的外边沿与螺旋换热管(26)的内壁相接处,所述出水口(23)与出水阀(231)之间设置有第二排屑口(72)和第二排屑阀(7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中港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中港热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82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能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中压除氧器乏汽热能回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