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原生质体分离与转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8183.9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3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福;谢云杰;何炜;姜身飞;谢华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5/04 | 分类号: | C12N5/04;C12N15/8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350019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原生 质体 分离 转化 方法 | ||
1.一种水稻原生质体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水稻苗茎部和叶片制备成0.4-0.6mm薄片,将所述薄片和酶液按质量体积比1g:10-15ml混合,避光,25-30℃摇床,转速50rpm,酶解2.5-3.5h后,过300-400目筛,弃初滤液,留残存的薄片;
(2)将步骤(1)所述残存的薄片用40-60mlW5溶液洗脱回收,再用力震荡8-12s、过300-400目筛收集滤液,并重复收集4-6次;
(3)将步骤(2)收集的滤液各自通过水平转子200-300g离心3-4min,弃上清,留沉淀混匀,得原生质体A;
(4)将步骤(3)所述原生质体A和10-20mlW5溶液混合,重悬所述原生质体A,水平转子400-500g离心3-4min,弃上清,得原生质体B,原生质体B和1mlMMg溶液混合,得原生质体悬浊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原生质体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苗来源:取水稻种子于35-40℃浸泡20-30h,再将浸泡后的种子置于25-30℃,暗培养催芽12-20d,每天用清水换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原生质体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液每100ml包括0.6MD-Mannitol2.74g、10mMMES0.05g、1.5%CellulaseR-100.38g和0.75%Macerozyme0.19g,0.1%BSA0.03g、3.4mMCaCl20.01g和200mg/mlCarbenicillin6.25μl。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稻原生质体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液制备方法:先将0.6MD-Mannitol、10mMMES、1.5%CellulaseR-10和0.75%Macerozyme混合,在55℃水浴至全部溶解;再用1MKOH调pH至5.7,过0.22μm滤膜除菌;最后冷却至室温加入0.1%BSA、3.4mMCaCl2和200mg/ml Carbenicillin6.25μl,得酶液。
5.一种水稻原生质体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目标载体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生质体悬浊液按照质量体积比为1-2μg:20μl混匀,使细胞终浓度为1-5×106cell/ml,得悬浊液A;
(2)将所述悬浊液A和PEG溶液按照体积比10:11迅速混匀,得悬浊液B;
(3)将所述悬浊液B经25-30℃水浴10-20min,再和W5溶液按体积比7:60混匀,待终止反应得悬浊液C;
(4)将所述悬浊液C水平转子250-350g离心3-4min,得悬浊液D;
(5)将所述悬浊液D弃上清,得悬浊液E,再和750μlW5溶液混匀,转入细胞培养板,于25-30℃避光培养6-12h,最终获得成功表达目的基因的原生质体细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稻原生质体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载体为:使用Qiagen中量提取试剂盒获得100-150μg的高纯度无内毒素的质粒,定量稀释到2μg/μl。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稻原生质体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EG溶液体积浓度为40%,每100mlPEG溶液成分包括0.6MD-Mannitol10.93g;100mMCaCl21.11g;40%(v/v)PEG40004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818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