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3559.7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8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魏勋斌;谢志强;陈建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璞狄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9 | 分类号: | C12N5/09 |
代理公司: | 44377 佛山市海融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志超;罗尹清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321国道仙溪段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胞培养液 分离培养 培养容器 三维培养 细胞液体 病患 支架 标本 肿瘤 密度梯度离心 循环肿瘤细胞 基础培养液 人体全血 肿瘤标本 穿刺 上清液 试剂盒 移除 下层 血液 保留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试剂盒,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人体全血标本,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式,分离得到PBMC;将PBMC与基础培养液混合,离心,移除上清液,保留下层细胞液体;培养容器内放置有三维培养支架,将细胞液体转移至培养容器中的三维培养支架内,再加入细胞培养液;在第一天和第三天更换一次细胞培养液。以血液为标本,无需对肿瘤病患进行穿刺或手术取得肿瘤标本来进行分离培养,不仅降低病患标本取得风险,也缩短了肿瘤分离所需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简称CTC,通常把进入人体外周血的肿瘤细胞称为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及前列腺癌等转移性实体瘤的微转移、监测术后复发、疗效评估与预后及个体化靶向治疗等方面的有重要作用。将CTC捕获出来进行培养,进一步对其进行基因测序、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为患者制定/调整治疗方案,达到个体化治疗目的。CTC的富集关键在于如何从复杂的血液环境中高效、迅速、准确地富集CTC。因为血液循环系统存在着数量巨大的血液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而CTC在肿瘤患者外周血中数量稀少,平均106~107个白细胞中仅含有1个CTC。CTC的富集效果(尤其是富集效率)直接影响了对病人肿瘤诊断的预判以及后续的基因检测等。因此,目前针对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试剂盒,可以从血液中分离循环肿瘤细胞,旨在提供一种新的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缩短循环肿瘤分离及培养所需要的时间进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1)取人体全血标本,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式,分离得到PBMC;
(2)将PBMC与基础培养液混合,离心,移除上清液,保留下层细胞液体;
(3)培养容器内放置有三维培养支架,将细胞液体转移至培养容器中的三维培养支架内,再加入细胞培养液。
所述的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其中,步骤(1)中,将人体全血标本与PBS以1:1~3混合得到稀释血液,取聚蔗糖置于离心管,缓慢披覆稀释血液于聚蔗糖的上层,并于15~25℃下,以350~450×g离心25~45分钟,取离心管中间白色层,即为PBMC;
步骤(2)中,用基础培养液打散PBMC,混合均匀后,以150~300×g离心3~8分钟;所述基础培养液为天然或人工合成培养基,所述基础培养液中添加至少一种天然或人工生长因子;
步骤(3)中,所述细胞容器采用细胞培养板,每孔内底部放置一片直径为3mm的三维培养支架;每片3mm的三维培养支架加入3~10μL细胞液体,再加入80~200μL细胞培养液;添加完细胞培养液之后,转入细胞培养箱,37℃,5~20% CO2条件,进行培养;所述细胞培养液为天然或人工合成培养基,所述细胞培养液中添加至少一种天然或人工生长因子。
所述的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其中,步骤(3)中,在添加完细胞培养液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孔盘外圈加入PBS。
所述的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其中,所述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4)在第一天和第三天更换一次培养基:先移除细胞培养液,再加入洗涤缓冲溶液,移除;最后添加新的细胞培养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璞狄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璞狄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35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