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准确定位放射源的探测器装置及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3417.0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44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贺朝会;曹煜;李永宏;刘书焕;瓦西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T1/02 | 分类号: | G01T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郭瑶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准确 定位 放射源 探测器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准确定位放射源的探测器装置及定位方法,通过该装置可以快速准确地定位放射源,主要用于寻找丢失的放射源。通过该装置,达到提高放射源丢失事故处理效率,减少辐射对工作人员损害的目的。该装置包括电路电子模块,固定螺栓,带有螺纹孔的圆环,端盖屏蔽结构,放射性探测器,放射性探测器的固定座,主体屏蔽结构,基座屏蔽结构。本发明装置通过多个探测器与屏蔽结构的合理结合,对不同方向的剂量率进行准确测量,并采用电路电子系统对不同方向的剂量率进行计算,最终准确得出放射源的方位。通过该装置,达到提高放射源丢失事故处理效率,减少辐射对工作人员损害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放射源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准确定位放射源的探测器装置及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些年核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使用放射源的场所越来越多,虽然国家在放射源的使用和保存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但是各种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案件依然不断发生。丢失、被盗的放射源会对暴露在周边的人员和动植物等产生极大的危害,且时间越久危害越大,所以需要动用人力或使用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带着相应的探测器使用最快的速度找到该放射源并进行处理。
现在常用的放射源探测器结构简单功能单一,通常只能显示探测器所属位置的放射性剂量率,即该位置的放射性强弱。所以在寻找丢失的放射源的时候,一般先将疑似丢失放射源所在的区域进行划分,得到大量的节点,并在每个节点处进行测量,得到每个节点的放射性剂量率,再根据放射性剂量率的分布最终确定放射源的位置。这样的寻找放射源的方法极其繁琐,而且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不利于进一步降低放射源对于环境的危害。
现在常用的探测器都可以准确地测量单一位置的放射性剂量率,采用多个探测器同时测量,即可根据每个探测器的测量结果计算出放射性剂量率的分布,再根据放射性剂量率的分布最终确定放射源的位置。
屏蔽材料会改变局部的放射性剂量率分布规律。在每个探测器测得的结果满足计算要求时,通过采用适当的屏蔽材料进行填充会使整个探测器的总体积变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定位放射源的探测器装置及定位方法,通过该装置可以快速准确地定位放射源,达到提高放射源丢失事故处理效率,减少辐射对工作人员损害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快速准确定位放射源的探测器装置,包括屏蔽结构和放射性探测器,屏蔽结构为环形,屏蔽结构上沿周向均匀布置有多个放射性探测器,每个放射性探测器有且只有一个表面没有被屏蔽结构包裹,放射性探测器其余部分均被屏蔽结构包裹。
进一步的,屏蔽结构包括主体屏蔽结构、基座屏蔽结构和端盖屏蔽结构,主体屏蔽结构包括圆环形的底座和均匀固定在底座上的凸起,相邻的两个凸起之间为坑道,坑道中固定有放射性探测器;
基座屏蔽结构包括基座和屏蔽环,基座和屏蔽环均为圆环形,基座和底座固定连接,屏蔽环对放射性探测器进行径向限位和屏蔽;端盖屏蔽结构盖合在主体屏蔽结构、基座屏蔽结构和放射性探测器形成的结构上;端盖屏蔽结构为环形,端盖屏蔽结构下端开设有多个凹槽,凸起的上端和凹槽间隙配合,端盖屏蔽结构通过螺钉和凸起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放射性探测器通过固定座固定在坑道中,固定座和坑道过盈配合,放射性探测器和固定座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主体屏蔽结构的材料为钢。
进一步的,基座屏蔽结构上预留有通讯线缆孔道。
进一步的,放射性探测器和通讯主电路连接电连接,通讯主电路用于与上位机进行通讯,将上位机发出的测量指令发送给每个探测器,并将每个探测器的探测结果汇总后传回给上位机。
进一步的,每个探测器均连接有探测器前端处理电路板,探测器前端处理电路板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前置电路板保护壳上层和前置电路板保护壳下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34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