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替共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及聚酰亚胺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3401.X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4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孙旭阳;崔晶;刘京妮;张培斌;陈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G73/10 | 分类号: | C08G73/10;C08J5/18;C08L7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康志梅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替 聚酰亚胺 制备 方法 薄膜 | ||
1.一种交替共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第一二酐单体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二酸二元酯;
(2)将所述二酸二元酯与二胺单体发生反应,生成两端带氨基的二酰亚胺;
(3)将所述二酰亚胺与第二二酐单体发生反应,生成交替共聚聚酰亚胺;
所述第一二酐单体选自:
所述二胺单体选自式(II)中所示的二胺化合物:
H2N-Ar2-NH2
式(II)
式(II)中,Ar2选自如下二价基团;
其中,R2选自H-、CH3-、Cl-、Br-、F-、CH3O-和CF3-;
所述第一二酐单体与二胺单体的摩尔比为1:(1.8-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二酐单体与第一二酐单体不同,选自式(I)中所示的化合物,
式(I)中,Ar1为四价脂环族残基或至少含有一个碳六元环的四价芳香族残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二酐单体选自: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醇为R1OH,其中R1选自C1-C8烃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1选自C1-C8烷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醇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和正丁醇。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酯化反应的温度为10-50℃,所述酯化反应的时间为0.5-10h。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酯化反应的温度为20-40℃,和/或所述酯化反应的时间为1-5h。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使所述二酸二元酯与二胺单体的混合体系发生回流的温度,回流时间为2-24h。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时间为2-12h。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反应的条件是:反应的温度为0-60℃,时间为2-48h。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反应的条件是:反应的温度为20-50℃,和/或时间为8-24h。
13.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二酐与二胺的摩尔比为1:(1.95-2.05)。
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二酐单体和第二二酐单体的总量与二胺单体的摩尔比为(0.95-1.05):1。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二酐单体和第二二酐单体的总量与二胺单体的摩尔比为(0.98-1.02):1。
16.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其由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交替共聚酰亚胺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340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信息的校验方法、装置及汽车
- 下一篇:电子设备天线系统及电子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