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海洋工程水下潜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2661.5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2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邓春林;黄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风电气(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3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海洋工程 水下 潜行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洋工程水下潜行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隔板、固定板、电机、转轴、卷筒、连接齿轮、第一拉绳、第二拉绳、传动齿轮、输出齿轮、第一电动推杆、连接板、卡块、第一蓄电池、处理器、转速传感器、固定轴、套轴、密封板、第二蓄电池、第二电动推杆、转板、导流板和卡杆。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两个卷筒的设计有利于对深海进行潜行,避免了在使用时因拉绳的长度不够而无法达到预定位置的问题;通过连接板的移动方便对壳体进行限位,有利于潜行设备达到指定位置后进行锁定;通过两个壳体之间的分离有利于达到更深处,转板的转动方便对两个壳体进行限位,转板打开时通过导流板的设计有利于潜行设备的稳定下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潜行设备,具体是一种用于海洋工程水下潜行设备,属于海洋工程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洋工程是指以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海洋资源为目的,并且工程主体位于海岸线向海一侧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一般认为海洋工程的主要内容可分为资源开发技术与装备设施技术两大部分,具体包括:围填海、海上堤坝工程,人工岛、海上和海底物资储藏设施、跨海桥梁、海底隧道工程,海底管道、海底电缆工程,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其附属工程,海上潮汐电站、波浪电站、温差电站等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工程,大型海水养殖场、人工鱼礁工程,盐田、海水淡化等海水综合利用工程,海上娱乐及运动、景观开发工程,以及国家海洋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海洋工程。
目前的海洋工程海岸工程、近海工程和深海工程等三类,对于海洋工程水下潜行设备来说,由于进行海洋工程时需要对海底进行探测,通过及其进行水下潜行时可能因拉绳的长度不够导致无法进行探索,造成操作的不便;且进行潜行时无法了解潜行的深度,到达预定位置后也不利于设备的锁定,不利于进行深海里的探测,进行返回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收回潜行设备;且在进行潜行时可能造成设备因水流的因素发生位置的偏移,不利于设备准确到达指定位置。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海洋工程水下潜行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海洋工程水下潜行设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海洋工程水下潜行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下放机构、锁紧机构和稳定机构;
所述下放机构包括隔板、固定板、电机和转轴,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分别与隔板以及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表面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隔板顶部与转轴并转动贯穿连接,且转轴其中一端分别与卷筒以及连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卷筒表面缠绕连接有第一拉绳,所述隔板侧壁与传动齿轮转动连接,且传动齿轮与输出齿轮啮合连接;
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推杆、连接板和卡块,所述第一壳体内壁与第一电动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端部与连接板固定连接,且连接板侧壁与卡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内部与第一蓄电池固定连接,且第一壳体内部顶端分别与处理器以及转速传感器固定连接;
所述稳定机构包括密封板、第二电动推杆、转板和导流板,所述第二壳体内部与密封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底端与第二电动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顶部与转板转动连接,且转板外壁与导流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顶部与套轴固定连接,且套轴内部与固定轴套接。
优选的,所述隔板和固定板的数量都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板都位于隔板一侧,且固定板之间的电机输出端与输出齿轮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板顶部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端部的连接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连接,且传动齿轮与输出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侧壁分别设有两个卡块,两个卡块分别位于输出齿轮的两侧,且两个卡块都与输出齿轮卡接。
优选的,所述卷筒的数量为两个,位于底部的所述卷筒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卷筒表面缠绕有第二拉绳,且第二拉绳和第一拉绳分别与第一壳体的底部以及顶部贯穿并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风电气(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海风电气(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26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