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暖通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2124.0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6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原志锋;林德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46 | 分类号: | F24F11/46;F24F11/62;F24F11/64;F24F11/84;F24F11/89;F24F110/10;F24F140/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2831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暖通 空调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暖通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在暖通空调系统的控制器中预先设定暖通制冷主机的出水温度的上限值T1、出水温度的下限值T2、第一末端空调机组的回风温度设定值T3以及末端空调机组的温度控制精度T4;
S200、设置于第一末端空调机组回风口处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第一末端空调机组的实际回风温度T5,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所述控制器;
S300、控制器将第一末端空调机组的实际回风温度T5与(T3-T4)以及(T3+T4)作比较;若T5>(T3+T4),则执行步骤S400,若T5<(T3-T4),则执行步骤S500,若(T3-T4)≤T5≤(T3+T4),则执行步骤S600;
S400、控制器发送相应的指令控制暖通制冷主机的工作状态直至实际回风温度T5处于(T3-T4)至(T3+T4)的温度范围内;
S500、控制器发送相应的指令控制暖通制冷主机的工作状态直至实际回风温度T5处于(T3-T4)至(T3+T4)的温度范围内;
S600、控制器控制暖通制冷主机保持工作状态不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暖通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10、控制器发送指令控制暖通制冷主机的出水温度下降;
S420、设置于暖通制冷主机出水端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暖通制冷主机的实际出水温度T6,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所述控制器;
S430、当T6≤T2或(T3-T4)≤T5≤(T3+T4)时,控制器控制暖通制冷主机保持出水温度不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暖通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0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510、控制器发送指令控制暖通制冷主机的出水温度提高;
S520、设置于暖通制冷主机出水端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暖通制冷主机的实际出水温度T6,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所述控制器;
S530、当第一末端空调机组的第一调节水阀的开度达到100%,且当T6≥T1或(T3-T4)≤T5≤(T3+T4)时,控制器控制暖通制冷主机保持出水温度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暖通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还包括步骤:
S110、在暖通空调系统的控制器中预先设定第二末端空调机组的回风温度设定值T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暖通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20之前还包括步骤:
S411、设置于第二末端空调机组回风处的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第二末端空调机组的实际回风温度T8,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所述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暖通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3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31、当T6≤T2时,控制器控制暖通制冷主机保持出水温度不变;
S432、当T6>T2且(T3-T4)≤T5≤(T3+T4)且(T7-T4)≤T8≤(T7+T4)时,控制器控制暖通制冷主机保持出水温度不变;当T6>T2且(T3-T4)≤T5≤(T3+T4)且(T7+T4)<T8时,控制器控制暖通制冷系统的出水温度降低。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暖通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00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
S540、设置于第二末端空调机组回风处的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第二末端空调机组的实际回风温度T8,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所述控制器;
S550、若T8<T7-T4,控制器控制第二末端空调机组的第二调节水阀的开度变小;若(T7-T4)≤T8≤(T7+T4),控制器控制第二末端空调机组的第二调节水阀的开度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212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