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11713.7 | 申请日: | 2019-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81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传福;何龙;孙华军;朱建华;鲁志佩;朱燕;胡世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36;H01M10/0525;H01M10/0585;H01M10/058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电池 模组 汽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及位于壳体内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出若干个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极芯组,所述极芯组含有至少一个极芯;所述极芯组之间串联连接;至少一个所述隔板上设置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用于连通此隔板两侧相邻的两个容纳腔;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位于壳体内,所述阻挡机构能够使注液孔处于预定状态,所述预定状态包括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本发明提供的电池,能够在方便注液的同时,保证各极芯组之间的隔离及其安全性。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的电池模组、电池包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对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电池的使用要求变得越来越高。特别是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续时里程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电池包而言,其总体容量需要不断的提高;同时,在动力电池包在使用过程中,因内阻导致的内耗则要求尽量减少。
常见的新能源汽车,其宽度一般在1米以上,长度则在数米;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包,一般放置在新能源汽车的底部;目前市场上的动力电池包,一般都是宽度方向与新能源汽车的宽度大概一致,大概在1米以上。长度则根据新能源汽车的底部预留空间而定,一般都在2米以上。整个而言,动力电池包无论在长度还是宽度方向,都超过1米;而目前市面上,单体电池的长度一般在0.3米左右,所以在动力电池包中,需要并排设置至少3个单体电池,甚至更多。
并排设置多个单体电池,对每个单体电池均需要添加固定结构,同时,相邻两个单体电池之间需要通过外设的动力连接件进行动力连接。导致单体电池安装结构较多,不仅成本提高,而且导致整体重量上升;同时,单体包体体积内,安装结构占用了较多的包体内部空间,造成动力电池包整体容量降低,单体电池并排设置越多,空间浪费就越多。另外,因需要设置多个外置动力连接件进行动力连接,导致内阻增加,提高了动力电池包在使用中的内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CN201110021300.4提供了一种内部串联式的电池组,包括一个电池壳体和设置在一个电池壳体内的多个极组,多个极组串联连接,相邻两个极组通过隔板隔开。由此,通过在一个电池壳体内设置多个极组,相对于多个单体电池并排设置,减少了壳体以及外部安装结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保证了动力电池包的整体容量;同时,减少了外部动力连接件的使用,改由壳体内部直接相邻的极组串联的方式,无需考虑动力连接件的连接稳定性及可靠性,能够降低连接内容,进而减少动力电池包在使用中的内耗。
在上述专利中,因并排串联有多个极组,其前后端的电位差较高,若串联的多个极组共用一个腔室内的电解液,电解液会因为前后的电位差高而极可能发生分解,导致单体电池失效。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在上述专利中,在相邻两个极组之间,设置有隔板,通过隔板将各个极组分割在各自的腔室内,每个腔室内具有单体的电解液。
但是,在CN201110021300.4中,因隔板将壳体内部分割成了多个单独的腔体,如何向各个单独的腔体内注入电解液,同时保证相邻的两个腔体隔离,成了CN201110021300.4没有考虑到的问题,也成为CN201110021300.4所公开方案的核心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注液问题,提供一种既能够向每个腔体内注入电解液,又能够保证各个腔体隔离的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汽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种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及位于壳体内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出若干个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极芯组,所述极芯组含有至少一个极芯;所述极芯组之间串联连接;至少一个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用于通过电解液的注液孔,所述注液孔用于连通此隔板两侧相邻的两个容纳腔;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位于壳体内,所述阻挡机构能够使注液孔处于设定状态,所述设定状态包括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17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性能好的石墨烯锂电池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池模块防水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