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用注脂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6394.0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5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阚亚雄;赵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F16N11/08 | 分类号: | F16N11/08;F16N27/02;F16N29/02;F16N23/00;G05B11/42;G05B19/05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傅嵘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用注脂机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用注脂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它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的注脂机构以及旋转匀脂机构,注脂机构能够从待注脂的轴承的内圈缝隙内部进行注脂,旋转匀脂机构能够推动轴承的外圈旋转运动并带动注入到轴承内的润滑脂一并旋转进行匀脂,机架上设置有位于注脂机构和旋转匀脂机构下方的轴承输送机构,轴承输送机构能够将轴承移动至注脂机构正下方进行注脂作业或移动至匀脂机构正下方进行匀脂作业。其优点是:整体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有机结合,相辅相成,不但结构设计巧妙,安装方便,而且自动化程度高,注脂快速、均匀和准确,且注脂量可调整,能够适应不同种类的轴承的注脂要求,提高轮毂轴承注脂质量、节约油脂、降低了采购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毂轴承润滑脂添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轴承用注脂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轴承装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轮毂轴承单元作为汽车轮毂专用轴承,须进行注润滑脂工艺,长时间以来在轴承生产中一直采用两种注脂方法,一种是轴承端盖两端注脂的结构,例如中国专利一种轴承注脂机(申请号:CN201510011539.1)采用的技术是,它包括机架、注脂气缸、注脂盘和送脂装置,这种轴承注脂机在长期使用时可能出现以下问题:注润滑脂的重量不稳定;在一批轴承中单套轴承的润滑脂量不等,如果出现注脂量过多的情况,容易导致轴承在旋转中出现漏脂的现象,反之如果出现注脂量过少的情况,则容易导致轴承旋转时出现干摩擦的现象,动态工作时出现很高的温升,严重影响轴承寿命。
目前理论上也出现一种从轮毂轴承两个内圈中间间隙中注入润滑脂的注脂方法;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0620141399.6公开了一种轮毂轴承单元及其注脂均脂方法,该方法利用轴承装配后的两个内圈的小端面之间的间隙,注脂时将注脂嘴与间隙相对,出脂管将润滑脂注入轴承中,再利用注脂系统上的模具夹持住轴承外圈使外圈绕内圈旋转,从而达到匀脂效果,其方法优点在于内圈间隙注脂均值,效果更好,油脂分布更加均匀,缺点在于由于轮毂轴承内圈间隙因工艺精度问题难以保证,注脂嘴与间隙之间可能存在缝隙,由此导致油脂在实际生产中难以全部注进内圈间隙内,容易导致内圈间隙处的漏脂现象,另外,该实用新型仅介绍了其注脂均脂系统的一般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如何对系统进行控制则是一个较难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脂快速、均匀和准确,且注脂量可调整,从而提高轮毂轴承注脂质量、节约油脂、降低成本的轴承用注脂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轮毂轴承用注脂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的用于对轴承进行注脂的注脂机构以及用于对注脂后的轴承进行匀脂的旋转匀脂机构,所述注脂机构能够从待注脂的轴承的内圈缝隙内部进行注脂,旋转匀脂机构能够推动轴承的外圈旋转运动并带动注入到轴承内的润滑脂一并旋转进行匀脂,机架上设置有位于注脂机构和旋转匀脂机构下方的轴承输送机构,轴承输送机构能够将轴承移动至注脂机构正下方进行注脂作业或移动至匀脂机构正下方进行匀脂作业。
所述注脂机构包括机架上方设置的注脂驱动缸、连接在注脂驱动缸的活塞杆底部的注脂油缸以及连接在注脂油缸的活塞杆上的管状注脂头,还包括位于机架一侧的注脂桶和充脂缸,所述充脂缸经过充脂输送管连接注脂油缸并能够将润滑脂压出后由充脂输送管输送至注脂油缸处,进而由管状注脂头将润滑脂注入轮承内圈缝隙内部。
所述充脂缸的顶部设置有充脂电机,启动所述充脂电机能够向注脂桶内进行充脂作业。
所述旋转匀脂机构包括机架上方设置的匀脂驱动缸、连接在匀脂驱动缸的活塞杆底部的匀脂电机以及连接在匀脂电机底部的匀脂固定盘,所述匀脂固定盘能够推动轴承外圈旋转运动并带动轴承内的润滑脂一并旋转匀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未经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63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改性涤纶浸胶帆布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工位模具的快换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