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砟轨道路基的防排水结构的整治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02693.7 | 申请日: | 2019-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0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占;何新辉;彭志鹏;陈仕奇;操鹏;李丹;曾国升;赵勇;孟长江;崔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院集团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E01B37/00 |
| 代理公司: | 11270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超男;张颖玲 |
| 地址: | 43006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砟轨道 封闭层 集水井 排水组件 路基 防排水结构 工作井 支承层 浇筑混凝土 基床表层 基床底层 排水效果 区域避让 第一级 碎石层 排出 嵌缝 填充 连通 密封 开挖 申请 | ||
1.一种无砟轨道路基的防排水结构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凿除所述无砟轨道线间区域的第一封闭层和第一级配碎石层;
在所述线间区域开挖工作井,将排水组件横向顶入所述路基的基床底层内,填充所述排水组件周边的缝隙;
在所述工作井内设置集水井,所述排水组件连通所述集水井,以将所述集水井内的液体排出所述无砟轨道外;
在所述线间区域避让所述集水井的所述路基的基床表层上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二封闭层,所述第二封闭层的高度低于所述无砟轨道的支承层的高度;
密封所述第二封闭层与所述支承层之间的嵌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组件包括套管和套装于所述套管内的排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侧壁开设漏浆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间区域开挖工作井,将排水组件横向顶入所述路基的基床底层内,填充所述排水组件周边的缝隙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套管和所述排水管之间设置支架,隔开所述套管与所述排水管;
封堵所述套管端部和所述基床底层之间的缝隙形成第一封堵层,封堵所述排水管端部和所述套管端部之间的缝隙形成第二封堵层,在所述第一封堵层或所述第二封堵层上开设注浆孔和排气孔;
从所述注浆孔注入浆料,直至浆料完全填充所述排水组件周边的缝隙,封堵所述注浆孔和所述排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管和所述排水管之间间隔设置所述支架;
和/或,所述套管的长度为40cm~60cm;
和/或,所述注浆孔和所述排气孔开设在远离所述工作井的所述第一封堵层或所述第二封堵层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间区域避让所述集水井的所述路基的基床表层上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二封闭层,所述第二封闭层的高度低于所述无砟轨道的支承层的高度的步骤中包括:在所述线间区域预留水沟,所述水沟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集水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沟呈0.1%~0.5%的纵坡。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治方法包括:
凿除所述无砟轨道的路肩的第三封闭层和第二级配碎石层;
在所述路肩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第四封闭层,所述第四封闭层的高度低于所述支承层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封闭层呈3%~6%的横坡。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闭层靠近所述支承层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二封闭层靠近所述水沟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院集团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院集团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269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