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粉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99541.2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3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金香园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7/104 | 分类号: | A23L7/104;A23L29/30;A23P30/25;A23L5/00;A23L5/10;A23L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粉 二次熟化 成型 挤丝 发泡 糊化 脆性 水槽 原料前处理 降温处理 冷水降温 温度维持 研磨 成浆 生产工艺 光滑 凉水 温差 发酵 变形 清洗 挤出 消毒 赋予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粉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原料前处理,包括发酵、清洗;研磨成浆;摊皮糊化;挤丝成型;二次熟化;降温发泡;消毒切分;挤丝成型的温度高于糊化的温度20‑40℃,完成挤丝成型后,采用热水对成型细粉降温处理,热水温度维持95‑100℃,二次熟化时保持温度高于热水40‑50℃,完成二次熟化后进行的降温发泡时采用凉水降温和水槽发泡。通过上述设置,摊皮糊化后进行挤丝成型时会产生高温,而后采用热水降温防止了细粉的突然遇冷而造成的弯曲,有利于保持细粉的顺直和光滑,而二次熟化的温度远低于挤出时的温度,再用冷水降温时,既可以赋予细粉良好的脆性和口感,更加爽口,又避免了温差过大造成细粉变形,从而生产的细粉外观口感俱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细粉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也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吃,而用优质稻米研磨成浆,再熟化后成皮的做法则由来已久,在人民群众间广受欢迎,诸如过桥米线、广西米粉等。其中,在华中地区则有广受欢迎的热干粉,其主料的“粉”即采用优质稻米研磨成米浆后,摊皮糊化制成,而且根据尺寸和口感的不同,还可分为宽粉和细粉两种,营养丰富,口感尚佳。
随着细粉和宽粉的日益热销,大家也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众多生产厂家也会不断研发新的配方和工艺,提升外观或质量以迎合市场需求,基于此,提出一种新的细粉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粉生产工艺,具有外观和口感俱佳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细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原料前处理,包括发酵、清洗;
步骤二,研磨成浆;
步骤三,摊皮糊化;
步骤四,挤丝成型;
步骤五,二次熟化;
步骤六,降温发泡;
步骤七,消毒切分;
步骤四中挤丝成型的温度高于步骤三中糊化的温度20-40℃,步骤四中完成挤丝成型后,采用热水对成型细粉降温处理,热水温度维持95-100℃,所述步骤五中二次熟化时保持温度高于热水40-50℃,完成二次熟化后进行步骤六的降温发泡时采用凉水降温和水槽发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摊皮糊化后进行挤丝成型时会产生高温,由于挤出时的高温和凉水的低温之间存在巨大的温差,细粉在突然遇冷时易造成弯曲,而采用热水降温来代替传统的凉水,有利于保持细粉的顺直和光滑,而二次熟化的温度远低于挤出时的温度,再用冷水降温时,既可以赋予细粉良好的脆性和口感,更加爽口,又避免了温差过大造成细粉变形,从而生产的细粉外观口感俱佳。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三中摊皮糊化时保持糊化温度165-185℃,压强4-6MPa,持续时间1-3min;所述步骤四中进行挤丝成型时温度维持为200-230℃;所述步骤五中进行二次熟化时,维持温度为120-145℃,压强为2-4MPa,持续时间1-3min。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摊皮糊化时维持较高的温度,且辅以高压,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米浆成型熟化,且具备良好的米香和弹性,有利于提升口感。挤丝成型时必然会伴随着升温,导致温度会升高,不过过高的温度不利于挤出后细粉的成型程度,而过低的温度则难以挤出不利于设备的使用,因此采用循环冷水降温的方式,维持挤出时的温度为200-230℃。而第二次熟化时是对成型后的细粉进行加热,由于细粉已经成型,彼此独立,更加容易熟化,因此温度和压强要求均有大幅度下降,但是仍然可以保障细粉的熟化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金香园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金香园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95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