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控制果蔬采后病害的酵母菌Lg-3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97344.7 | 申请日: | 2019-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8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严芬;叶晓玲;黎春华;翁祖铨;吴芸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16 | 分类号: | C12N1/16;A23B7/155;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饶文君;蔡学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果蔬采后 病害 酵母菌 lg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株控制果蔬采后病害的酵母菌Lg‑3及其使用方法。该菌株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 18359。该菌株用于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抑菌谱广、效果稳定。该酵母菌的使用方法为菌株活化,菌体用无菌水配成1×108细胞/mL的菌悬液;将果蔬浸入菌悬液中30 s取出,风干,贮藏。有望广泛用于果蔬采后病害的防治,减少采后病害造成的损失,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控制果蔬采后病害的酵母菌Lg-3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水果采后贮藏期间易发生变质,引起果实糖酸比例失调和营养价值降低等。在采摘和运输过程极易造成机械损伤和微生物侵染而引起的腐烂,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经济价值。目前,水果采前、采后防治及其贮藏保鲜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采用传统的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有热处理、低温贮藏和气调保鲜等,而化学方法主要使用一些食品添加剂、天然抑菌物质和其它低毒性化学物质。各国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寻找一种安全、绿色的生防技术,以期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因此,利用拮抗菌进行采后防治已迅速发展为一个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已确定的具有生防效果的拮抗菌包括细菌和酵母菌,其中酵母菌因生长速度快、易于在水果表面定殖、安全和拮抗效果佳等优点而成为研究热点。
酵母菌遗传稳定,抑菌谱广、安全,一般不会产生对人体和寄主植物有害的代谢产物,并且其对营养要求低,繁殖速度快,对环境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与其他的物理处理和化学试剂具有一定的相容性,可与其他物理或化学处理结合运用于水果采后保鲜。拮抗酵母能防治水果采后病害主要是其可在果皮伤口处能够快速定殖生长,快速消耗伤口处的营养物质,抢占生长空间,导致病原菌因缺乏营养和空间无法快速繁殖,进而防止果实腐烂,达到保鲜的目的。同时采后水果在受到外来拮抗微生物激发子的诱导后会发生细胞组织结构的变化,形成一些可以阻止病原菌入侵的特殊结构来保护自身。它们常常通过木质素、胼胝体和羟脯氨酸糖的沉积、植物抗菌素的积累、蛋白质酶抑制剂和溶菌酶(几丁质酶和脱乙酰几丁质酶等)的合成来增强细胞壁的抗性,这些过程涉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酶(POD)、多酚氧化酶(PPO)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酶的活性。
本发明中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难题,提供一株控制果蔬采后病害的酵母菌Lg-3及其使用方法。该菌株抑菌谱广,能有效延长果蔬的贮藏期。有望广泛用于果蔬采后病害的防治,减少采后病害造成的损失,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株控制果蔬采后病害的酵母菌Lg-3,其分类命名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73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