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磨支重轮、履带式底盘及耐磨支重轮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92116.0 | 申请日: | 2019-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5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翔;徐轲;冯坤;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徐州徐工履带底盘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B22D18/06;C21D1/18;C21D6/00;C21D9/00;C22C14/00;C22C32/00;C22C38/02;C22C38/04;C22C38/34;C22C38/38;C23C4/06;C23C4/129;B62D55/14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艾春慧 |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 支重轮 履带式 底盘 制备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耐磨支重轮、履带式底盘及耐磨支重轮的制备方法。所述耐磨支重轮包括支重轮轮体,所述支重轮轮体包括:支重轮轮体基体;第一耐磨涂层,通过消失模负压铸渗工艺一体形成于所述支重轮轮体基体径向外侧的周向表面;和第二耐磨涂层,通过反应超音速火焰喷涂工艺形成于所述第一耐磨涂层表面。所述履带式底盘包括前述耐磨支重轮。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采用消失模负压铸渗工艺使第一耐磨涂层形成于支重轮轮体基体上和采用反应超音速火焰喷涂工艺使第二耐磨涂层形成于第一耐磨涂层上。本公开有利于提高支重轮的耐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磨支重轮、履带式底盘及耐磨支重轮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履带式工程机械采用履带式底盘作为行走机构。支重轮是履带式底盘的关键零件,主要发挥支撑设备自重及载荷的作用,使得履带式底盘正常工作,推进工程机械正常行走。
支重轮轮体材料通常采用50Mn、40Mn2、42CrMo等材料,采用铸造或锻造工艺进行成型,机加工后再进行热处理强化。热处理一般都采用调质处理。之后还需要对支重轮轮体进行表面淬火,表面硬度需要在48~56HRC,以增加支重轮轮体工作表面的耐磨性。
然而,支重轮轮体表面处理通常会因成本与工艺等的问题,导致处理效果不佳,达不到应有的耐磨性能,从而导致支重轮轮体常因过早磨损而失效,进而破坏履带式工程机械的机动性。另外,支重轮轮体锻造受工艺与精度限制,其锻件一般为支重轮半轮体,半轮体经调质处理后再进行粗车加工,然后将两件半轮体焊接为一个轮体,最后进行表面淬火与精加工。对于较大吨位的履带式工程机械,支重轮锻件往往需要大型锻压设备,一方面设备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生产周期较长。而机加工前后需要多道热处理工序进行配合。因此,加工过程中需要多次加热,工艺繁琐,能耗也较大,不利于环保。同时,表面淬火限于零件形状及技术发展瓶颈,所能达到的硬度是有限的,导致表面耐磨性的提升也是有限的。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支重轮、履带式底盘及耐磨支重轮的制备方法,以提高支重轮轮体的耐磨性。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耐磨支重轮,包括支重轮轮体,所述支重轮轮体包括:
支重轮轮体基体;
第一耐磨涂层,通过消失模负压铸渗工艺一体形成于所述支重轮轮体基体径向外侧的周向表面;和
第二耐磨涂层,通过反应超音速火焰喷涂工艺形成于所述第一耐磨涂层表面。
进一步地,制造所述支重轮轮体基体的基体材料为硅锰钢,所述硅锰钢的化学成分为:含量为0.16%~0.20%的C,含量为1.4%~1.7%的Si,含量为1.3%~1.8%的Mn,含量为0.4%~0.7%的Cr,含量为0.02%的P,含量为0.01%的S,余量为Fe与不可避免的杂质,以重量百分比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耐磨涂层为颗粒增强钢基表面复合涂层。
进一步地,制造所述第一耐磨涂层的材料包括第一耐磨涂层粉料,所述第一耐磨涂层粉料包括:含量为40%~44%的增强颗粒,含量为20%~22%的高碳铬铁粉,含量为8%的PVB,含量为30%~33%的EPS,含量为2%的CMC,含量为0.1%的正辛醇,以体积百分比计。
进一步地,所述增强颗粒包括WC,SiC,TiC,B4C,Al2O3,TiN,BN或ZrO2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制造所述第二耐磨涂层的材料包括第二耐磨涂层粉料,所述第二耐磨涂层粉料包括:含量为35%~60%的Ti,含量为20%~50%的Ni和含量为12%~25%的B4C,以重量百分比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耐磨涂层的厚度为0.25mm~0.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徐州徐工履带底盘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徐州徐工履带底盘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21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锻打炉的连续锻打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成本钛合金机加石墨型铸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