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系统及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87590.4 | 申请日: | 2019-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0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 发明(设计)人: | 谭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思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C02F101/16;C02F101/10 |
| 代理公司: | 11471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静培 |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南顶路彩***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载体层 活性污泥法 微生物菌群 出水水质 传统活性污泥法 生物处理装置 污水处理过程 新型污水处理 选择微生物 生物发生 有机污泥 主动选择 缺氧池 臭味 氧池 杂菌 微生物 生态系统 污水处理 调试 地表 | ||
1.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格栅池、调节沉砂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生物滤池、混凝池、沉淀池、清水池、污泥干化池;
所述缺氧池和好氧池中均设有微生物载体层,所述微生物载体层包括载体和附在所述载体上的微生物菌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所述第二好氧池的下游依次设置生物滤池和混凝池;所述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的底部均设有用于为所述微生物载体层提供微生物菌群的生物处理装置和纳米曝气管;所述厌氧池与所述第二好氧池之间设置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上设置回流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沉砂池与厌氧池之间装有管道电加热器;所述调节沉砂池为地下钢筋砼结构;所述厌氧池和缺氧池均为圆柱立体钢结构或钢砼结构;所述好氧池为长方体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载体层的载体的材质为聚丙烯材料,所述微生物载体层的体积占池容的35%-45%。
5.一种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清除污水中的杂物,之后进行水量水质调节及沉砂;对沉砂后的污水进行加热,并将水提升到厌氧池中进行前置除总氮处理;
(2)步骤(1)中处理后的污水进行生化脱氨氮、脱磷处理;之后进行生化降解处理;对生化降解处理后的水进行微生物过滤;
(3)步骤(2)中处理后的污水进行除磷处理,之后进行沉淀,随后流入清水池中外排即可,同时将沉淀产生的污泥进行干化和外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水量水质调节及沉砂的时间为10-30h。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厌氧池中加入质量比为(1-3):1的硝化菌和反硝化菌;所述厌氧池中污水的停留时间为2-3h。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生化脱氨氮、脱磷处理时间为4-5h;所述生化降解处理时间为8-12h。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除磷处理过程中使用机械搅拌机进行搅拌。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机械搅拌机的功率为0.7-0.8K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思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思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759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